网络舆情分析师[编辑]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网络舆情分析师
外文名称: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alyst
工作模式:定性与定量、软件与人工、分析师与专家会商结合
工作范畴:活跃在许多党政机关、企业以及专业学术机构中
网络舆情分析师是指专职从事互联网信息监测、舆情态势分析、舆论环境研究、网络危机处置等工作,为各级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提供互联网信息监测、分析和咨询服务。他们从庞杂的海量网络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判,为服务对象了解互联网信息,观察网络动态,处置舆论危机提供决策参考。
二、工作模式
“舆情分析遵循‘三结合’工作模式,即定性与定量、软件与人工、分析师与专家会商结合。在舆情分析师这个新职群体中,虽然不乏搜索引擎专家、网络调查专家、统计高手、图表专家等“高技术”人才,不过,分析师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
舆情监测软件和平台提高了效率,但人工分析仍是重点。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庞胡瑞说:“舆情分析是脑力活,更像体力活,加班加点每天浏览成百上千条网页犹如家常便饭。”
此外,舆情分析师还是紧跟新媒体发展的观察家和“时尚”的体验群体。“我们通常被要求比一般人更熟悉网络新工具和即时通讯领域,更熟练地使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和软件。”庞胡瑞说,“只有这样,才能够始终处于信息时代发展的前沿,对舆论发展的格局和走向有更精准的把握和预测。”
三、工作性质
独立的第三方
单学刚认为:“舆情分析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树立稳定的价值观至关重要。目前看来,网络舆情监测主要还是通过行业自律来进行规范的。”坚持理性和建设性是基本的职业准则。听不听’和‘用不用’是一回事,但‘说不说’和‘准不准确’则是舆情分析师的职责所在。”
据介绍,每到季度末舆情会商的时候,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会议室就成了“辩论会”现场。舆情分析师们针对地方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在辩论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讨论评估研判结论。不同观点的碰撞已经成为舆情分析师们工作的极大乐趣,坚持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团队协作已经成为工作惯例。
实际上,第三方身份也为分析师的工作带来了必要的便利。第三方’这个身份可以让我们更方便地接触官员、专家、媒体人士和网络意见领袖、论坛版主等各个群体,这对于了解各方观点进而做出客观平衡的结论很必要。”人民网《舆情分析师手册》中这样写道:“资深的舆情分析师,基本都是具有广泛而相对稳定人际关系的‘网络社会活动家’。”
四、综述
事实上,我认为网络舆情分析师是一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职业。
首先,若从业本人具有很敏锐的洞察力和很强的跳跃性思维,那他才有可能会准确分析舆情,预测出舆情走向,有效化解危机。其次,我们都知道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网络发展尤为明显,网络上存在各种各样信息,真真假假很难分辨,那分析师怎么才能从中筛选出真正有效信息呢?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打破常规思维?太多问题,这还需要他们从更多实践中探索。
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一种新型职业,需要经历的考验和实践还有很多,我们应该对其发展进行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职业会成为抢手的热门专业,规范社会生活,在职场上独树一帜。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