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最新网络热词及事件 >> 粑粑

粑粑[编辑]


粑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三种意思,一种是常见于中国西南川滇黔桂地区的美食—饵块的别称,也可称之为饵粑,此时的粑粑读音为一声;一种是一种网络用语,取自对大便的方言叫法,此时叫法为三声;另粑粑在网络用语中也用于指代“爸爸”,为爸爸的昵称。

一:粑粑,也称饵块、饵块粑等,叫法因地域不同而称呼交互不一,并无严格特定称呼。这种食物主要出现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因地域做法有别,饵块的种类也较多。

饵块的制作原料为大米,最好是品质好,有效位,有黏性的大米。将泡过的大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时取出,将米放入碓窝里舂,待熟米舂打成面状后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成砖状。饵块就制成了。有些地方也用木模板压制成刻有喜、寿、福字或者鱼、喜鹊等吉祥图案的饼状,花样各有千秋。

在昆明一带,每到过年饵块是必不可少的,可炒可煮可烧,边陲百姓皆喜爱。且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人体易于消化,也包含大量矿物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碳水化合物和糖类充足能为身体迅速提供能量。

二:粑粑作为“大便”别称,一直沿用于网络,是最近兴起的网络用语,一般不会被写进文章。将大便成为粑粑,主要是由于大便在各地的方言与之发音相近,且为了减弱大便被人的恶心感。

三:粑粑作为“爸爸”的别称也是作为一种新兴网络用语沿用于网络,用法较少。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饵块来源:关于饵块的来由,坊间有多种说法,其中包括源于贵州说、广西说、云南说等。 旧时昆明习俗,老百姓总爱在家门口支起个炉子,把粑粑放在铁筛子上烤,一边烤一边吃,真是别有风味。说起这个习俗的由来,又有一段故事。 一天清晨,粗糠宝挑着一担山货到昆明去卖。刚刚走进大东门,就看见城门口站着不少老百姓,一个个怒气 冲天,叫骂之声不绝于耳。有的娃娃躺在妈妈的怀里张着小嘴哇哇直哭。粗糠宝站在旁边听了一会儿,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昨天晚上知府衙门二堂不知什么原因突然起火,知府气得暴跳如雷,认定是大胆刁民故意捣乱。他马上下令,在昆明六道城门张贴布告,从今天开始,所有百姓一律不准在家升火做饭。此项禁令有效期三个月,违者严加惩处,绝不宽容。 粗糠宝向乡亲们招招手,如此这般地嘱咐了一通,大伙儿顿时乐得眉开眼笑。回去以后,大伙儿纷纷从家里搬出炉子,在上面烤起粑粑来,一个个吃得香极了。 知府老爷知道了,急忙出来查看。他揪住一个老倌吹胡子瞪眼睛。粗糠宝走上前去,冲着知府扮了个鬼脸,“知府大人,布告上禁止在家里升火煮饭,可没有禁止在家门口烤粑粑吃呀!”知府懊恼不已,事先怎么就没想到粗糠宝会来这一手呢!
相关词条:

饵块,便便,爸爸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312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呼瑞琴

最近更新:2014/10/14 11:57:29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