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区县政府学校网站1 >> 我的母亲河——花溪河

我的母亲河——花溪河[编辑]


花溪河,位于距市区17公里的西南郊花溪镇内,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被誉为“高原明珠”。 陈毅元帅游过花溪后,曾留下“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的诗句。

这条河承载了这所大学的文化符号,这条河见证了这所大学的发展轨迹,它承载着这所大学所独有的精神、文化、品质。这是一条河与一所大学的记忆,这是一条河与一所大学的不解之缘。

东经106°27′-106°52′,北纬26°11′-26°34′,有颗“高原明珠”在熠熠生辉。她便是位于长江、珠江重要源头的花溪河。花溪是贵阳有名的风景区,位于贵阳市西南17公里处。花溪原名花仡佬,是一个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杂居的地方,仡佬族妇女喜欢美丽花哨的服饰,于是就以民族命名了。著名作家陈伯吹先生就曾在他那题为《花溪一日间》的文章中说道:“过贵阳不上花溪,如入宝山而空手归来。”吴鼎昌说:“彩笔新题坝上桥,驻看飞瀑卷回潮。”指的就是流淌而过的花溪河。

流淌的河 岁月的歌

花溪很美……青山一发,碧水横成,光虹攒叠。柳影毶毶,芳草遥碧。一群牧童,牛背对歌。桃源咫尺,使人神怡。

——刘海粟《花溪语丝》   

都说,一条河的历史,取决于它两岸的故事。单纯的山间里的河,只是美丽而没有文化。这样看来,花溪河正是这样有故事、有历史的河。

花溪河的美见诸历史,始于公元1638年。那是明崇祯十一年,徐霞客由贵阳前往长顺,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到:“……大溪自西南峡中来,至此东转,抵东峰下,乃折而北去。有九巩巨石梁,南北架溪上,是为花仡佬。”“游侠”跨过济番桥(俗名花仡佬桥),在桥头小店中小酌一餐,便又匆匆赶路去了(“乃饭于桥南铺肆中,遂南向……”)。这是花仡佬历史上第一次在世人前亮相。而当年徐霞客行走的线路“太慈桥——花溪——青岩”,在今也可算是一条热门旅游线路。

据传到了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地柏杨寨塾师周奎家,六十五年中,接连有五人科举高中。周家喜地方灵秀,于是先后在麟山建楼,龟山筑阁,蛇山种柏,缀以双亭,并在河中叠石为坝,潴水为潭,疏浅渚为洲,修隙地为屿。周奎长子周石藩还修一庭苑,名“借花草堂”。从此,花溪山水初露光彩。1938年至1939年,贵筑县长刘剑魂将放鹤洲一段辟为风景区,并改“花仡佬”之名为“花溪”。

1940年前后,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众多机关、学校、医院、工商企业内迁大西南。花溪因多所学校、机构的迁入和贵州大学的落户,人气陡升。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花溪旅游规划
相关词条:

花溪公园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4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罗亚丽

最近更新:2014/11/11 3:48:24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