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互联网及网络营销人物 >> 张志东离职

张志东离职[编辑]


概述
腾讯公司核心创始人之一张志东今天宣布不再担任执行董事,并将于6个月后卸任首席技术官,转而以公司终身荣誉顾问、腾讯学院荣誉院长和专职讲师的身份出现。 “我怀着感恩和愉快的心情”,在谈及离任的感受时,张志东带着他一向谦和地笑容如是说。 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眼里,张志东是最值得依赖的一线技术专家和技术主心骨,也是腾讯公司用户价值观最坚持的践行人,始终保持着他的低调。当腾讯科技进行专访时,他谈的最多的,是对自己不足的反省,对公司和员工的感恩,同样,也有对腾讯未来的殷殷期望。

一、人物介绍
张志东:腾讯创办人之一,腾讯高级副总裁兼科技总裁,于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并于1996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逾多年经验,1999年创立腾讯。现任腾讯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全面负责专有技术的开发,包括即时通信平台和大型网上应用系统的开发。2010胡润百富榜排名第85位,个人财富100亿。2010福布斯富豪榜以122亿元身价名列榜单第45名。2011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以20亿美元(131亿人民币)位列富豪榜的第595位。
2014年3月19日,腾讯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腾讯主要创始人、执行董事及首席技术官(CTO)张志东即将离任
二、创业故事
大学毕业后的张志东继续在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深造,获得硕士学位后在深圳黎明网络有限公司,负责软件和网络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张志东思维活跃,沉迷技术,一心希望可以通过自己提供的技术来帮助别人改变生活。有一次他去帮一个政府客户进行网络设置,当他尽善尽美地将一切功能都架设完成后,发现对方仅仅使用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功能,这对张志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触动。用户需要的是什么,用户的感受是什么?这些才是进入网络时代的企业所需要真正考虑的。
张志东是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自1999年起受雇于腾讯。于1993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并于1996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逾八年经验。
三、领导理念
他的选人用人之道,博大精深,他深知人才在于运用之妙。作为领导者,他凝聚人心、精于识人、择人、用人,为自己成就大事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张志东是深圳大学的计算机天才。在深圳大学,张志东和马化腾都属于计算机技术拔尖的一拨,但张志东是其中最拔尖的;即便放大到深圳整个计算机发烧友的圈子里,张志东都是其中的翘楚性人物。
四、人物评价
张志东很值得尊敬,一是其技术上的炉火纯青,即便是他的政敌或是对手,都对这点佩服得五体投地。QQ的架构设计源于1998年,截止到2009年8月,QQ用户数从之前设计的百万级到现在的数以亿计,整个架构还在适用。
张志东值得尊敬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对物质上的追求极低,在腾讯创始人们纷纷在澳洲买别墅,开游艇,高管集体团购宝马的态势下,张志东却一直开着20多万的中档车。
张志东当年在黎明电脑工作的时候就很努力,经常加班到很晚,到第二天早上两三点也是常有的事情。黎明电脑的一位同事曾经讲述过他们对张志东恶作剧的段子,当时加班晚了只要走手续,第二天上班是可以请假晚到的,这几个兄弟当看到张志东加班很晚后,第二天早上天一亮就给张志东打电话,和他聊天,把张志东聊得睡不着了后,告诉张志东他们都请过假了,今天不去了,并鼓动张志东也不要去上班了,这种情况下,张志东依旧准时出现在公司上班。
五、离职消息
2014年3月19日,腾讯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腾讯主要创始人、执行董事及首席技术官(CTO)张志东即将离任。
公告称,董事会宣布,由于私人理由,张志东将分别于2014年3月20日及2014年9月20日起辞任腾讯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技术官。但自2014年9月20日起,张志东将担任腾讯公司终身荣誉顾问及腾讯学院荣誉院长,他将于腾讯学院担任讲师。据悉,张志东作为首席技术官的管理职务将移交相关的高级管理成员负责,但是具体是谁,腾讯并未公布。
六、自述离职原因
“互联网不能倚老卖老”
我们都很好奇,为什么你在这个时候作出即将离任CTO的决定?
张志东:好几年前我就有这种想法,两年前开始和pony(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martin(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商量交棒接力的事情。当时公司正处在转型期,所以我们商定,花两年的时间,带领公司骨干参与转型过程,完成交接。现在来看,公司的发展已经迈出了关键的转型,走向比较开放的体系,管理团队已逐步成熟,是一个可以放心交棒的时机。
这只是回答了可以离任的原因,但为什么非要离任呢?
张志东:我从27岁到43岁,经历了16年高强度的全心投入,互联网这个行当,需要足够的激情和体力,不能倚老卖老。这几年身体不是特别好,精力有些跟不来。传统行业还可以说姜还是老的辣,但在互联网行业,需要领导人精力非常充沛,一周没有几十个小时的全心投入,就会脱节,就不了解年轻人想什么。
一周工作二十、三十小时,在传统行业凭借20年经历还有机会胜任。但在互联网业,则连基本触觉都不够,倚老卖老是不合适的。
加上我本人个性,领导力不是我的强项,我也不是太喜欢做管理工作。我更喜欢做技术架构、技术讲师方面的工作。前几年由于公司高速增长,一直没有机会换这种生活。现在可以换一种节奏,我可以做自己更喜欢的事。
我相信,在你的心目中,腾讯就像你的亲儿子一样,半年后离任管理团队,你会有什么感觉?
张志东:在腾讯的16年,是我最重要的人生经历。从感情上讲,我想用两个词来表达我的感受,一个是感恩,一个是欣慰。
先说感恩。我本人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人,如果不是在腾讯,未必能有所发挥。腾讯的管理团队和企业文化,能容忍、修正我的毛病。
再说欣慰。腾讯文化能够得到大部分同事的认同,一批又一批的同事在腾讯里良好的成长。 腾讯人身上有着一些明显的烙印。 包括离开公司的到其他地方发展的同事,包括自己创业的同事,在外面都展现了腾讯人关注用户,务实专注的特点。这是我最开心的。
“不要让最终用户失望”
在腾讯经历了16年,能否说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些事情?
张志东:最喜欢的是一些小事。比如在公司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QQ这个产品,当时理念很简单,就是不要让用户掉线。互联网这个行业很苦,而且越是节假日,家人朋友放假,我们越是最忙的时候。
往往是故障一出,我电话也不用打,拦辆的士回公司,有关的同事就已经到了,大家技术应对碰一碰,很快就拿出解决方案进行修复,这个很有腾讯人的味道。不需要很多的管理体系,而是靠内驱性,负责的同事本身就很爱这件事,就像在家里看见自己的孩子摔跤了,不会去想这件事该不该自己做,一定是第一时间冲上前去把它扶起来。
当公司越来越大,会有很多问题不断踊现, 腾讯人身上始终有这种气质,不要让用户失望。无论什么问题,拉一个群,很快就会找到一个应对。相信未来问题会不断来,但只要这种精神能延续,但腾讯人就有能力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这些年来,腾讯的组织也在不断壮大,你刚才说的这种创业团队的文化,还能继续保持下去吗?你会不会担心它被稀释?
张志东:担心肯定会有一些。但我想,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要代有人才出,就必须有文化接棒,有内在的延续性,创始团队起到的只是第一棒的作用,第二棒是和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管理团队,他们在公司的时间,少则七八年,多则十几年,他们是认同这种文化,并且愿意传承这种文化的。
我也相信,腾讯内部还会培养第三棒、第四棒的能力,我作为一个腾讯的一位老人,现在只是不再参与管理决策层面的工作,转到帮助第三棒、第四棒培养工作
你对腾讯将来的发展会有什么寄望吗?
张志东:期望腾讯人能不忘初心,怀抱理想。我们用心投入工作,并不只是为了一份好的收入、体面的工作, 腾讯人渴望用技术和产品去改变世界。期望我们能培养一代又一代的这样的人,有这种精神,腾讯就会富有生命力。
未来数年,互联网会深入各行各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希望腾讯能在这个大潮中,能做出无愧时代的贡献,给社会带来更多正能量,让生活更美好。
“公司体量越大越有危机感”
对未来的安排,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张志东:我会调整一下生活节奏,将来作为一名腾讯学院的讲师, 今后的重点会放在技术人员的成长助力上,会考虑一些技术型公益方面的事情。像美国的Google、Facebook ,它们为业界做了很多思想贡献、开源的贡献等,这点是我们的榜样。 腾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少经验教训,这些方面应该会对技术人员成长有帮助,会考虑在学院帮助发展这些事情。
互联网潮起潮落,你如何看腾讯如何应对未来 ?
张志东:面向未来,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Google,它投入巨大的资源投入未来的技术理念研究,完全不局限于其主营业务。 腾讯目前无论是人才、视野还是技术,都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我们持续的努力。中国与美国有不一样的国情,我们的人口密度非常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相对不足,用互联网来帮助中国社会更有效率、帮助人们生活更为优质,这是腾讯应努力的方向。
从你的视野来看,腾讯这几年的进步与不足在哪里?
张志东:在开放和生态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进步,我们对行业已取得一定的生态带动作用。不足的地方是生态还比较小,希望将来有一天,这一块能远超自有业务。
在你的谈话当中,会很多次地谈到不足,这是为什么?
张志东:可能我的个性是比较关注短板。另一个原因,是这个行业不会尊重你有多少历史成绩,这个行业是面向未来,骄傲的公司会失去对未来的敏感,很容易会失败。 这个行业,公司体量越大,越应有危机感。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83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王梓颖

最近更新:2015/4/6 7:46:14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