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最新网络热词及事件 >> 冰岛共和国

冰岛共和国[编辑]


概述
冰岛共和国,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通常被视为北欧五国之一。冰岛地处大西洋洋中脊上,是一个多火山、地质活动频繁的国家。

国名

冰岛之名的起源说法不同,

有以下两种:源于发现者的最初印象。公元4世纪,希腊地理学家皮菲依曾称它为“雾岛”。但由于海岛远离大陆,交通不便,很少有人光临。公元864年,斯堪的纳维亚航海家弗洛克踏上岛岸,此岛才真正被“发现”。后斯堪的纳维亚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纷至沓来。当这些移民的船驶近南部海岸时,首先见到的是一座巨大冰川,即冰岛著名的瓦特纳冰川。人们对这个冰川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于是把该岛命名为“冰岛”。

源于殖民者的计谋。最初的殖民者在岛上定居以后,不希望别人再来分享自己的“口中食”,故名“冰岛”,以阻止人们闻风而来。
国旗

冰岛国旗(英语:The flag of Iceland,冰岛语:íslenskifáninn)于1944年6月17日冰岛成为共和国时正式采用,设计为蓝色底色配以白色及红色的十字。冰岛的第一面国旗最早出现于1897年的一次游行中,是一面深蓝色底绘有白色十字的旗帜。这面旗帜在1918年冰岛从丹麦独立时被定为冰岛的国旗。对于冰岛人来说这面旗帜的色彩象征着冰岛的景色,三种色彩分别象征着组成冰岛的三种元素:红色象征冰岛火山中的火焰;白色象征覆盖冰岛的冰雪;蓝色则象征大西洋。
国徽

冰岛国徽采用于1944年,中心图案为绘有国旗图案的盾徽。盾徽上端有一只红舌金爪的白隼和一只白齿红舌金爪的龙,左侧是一头黑牛,右侧站着一位身披斗篷的白衣老人。隼、龙、牛和老人都是冰岛传说中保护冰岛四角的守护神。盾徽下端的石块代表冰岛多岩石的漫长海岸。[3]
国歌

《千年颂》
国歌歌词:祖国之神,祖国之神,你崇高的名字为我们所颂赞。在久远的年代里,你的子孙把太阳镶上你的王冠。对于你一天就是一千年,一千年就是一天。啊,永恒的花,含着虔诚的泪,恭恭敬敬辞别人间。冰岛一千年,冰岛一千年,啊,永恒的花,含着虔诚的泪,恭恭敬敬辞别人间。
国鸟;海鹦

国花;三色堇

人口

冰岛全国总人口32.56万(2014年)。绝大多数为冰岛人,属日耳曼族。外来移民占总人口8%,主要有波兰人,立陶宛人,菲律宾人。
按区域划分,首都地区20.9万人,占64.2%,其中雷克雅未克市12.12万人;西南部地区2.1万人;南部地区2.4万人;西部地区1.5万人;西峡湾地区0.7万人;东北部地区2.9万人,其中冰岛第二大城市阿克雷里市1.8万人;东部地区1.2万人;西北部地区0.7万人。
民族绝大多数冰岛人属日耳曼族,但随着欧盟东扩,来自东欧的外来移民显著增加。亚裔移民占冰岛人口比重很少。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本地就业机会减少,冰岛出现本地居民和长期居住冰岛的外国人移至第三国的现象。

政体

冰岛属议会制民主共和国,实行共和制,议会和总统共同执掌立法权,法院执掌司法权,总统和政府共同拥有行政权。总统为国家元首,通过直接选举产生,对政府的行为享有否决权,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冰岛的阿尔庭建立于93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议会。议会原分上下两院,1991年10月合并为一院,共有议员63名,任期四年,由全国人口每四年选举一次。国家元首是总统,政府首脑是总理,由总统任命,与他的内阁一起履行政府的行政职责。冰岛不建立军队。
宪法

1944年6月17日颁布,1959年、1968年、1984年、1991年和1995年5次修订。宪法规定,冰岛实行共和制。
议会

冰岛的阿尔庭建立于93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议会。现在它有63名成员,由全国人口每四年选举一次。国家元首是总统,任期四年。政府首脑是总理,由总统任命,与他的内阁一起履行政行政职责。
2007年5月12日,举行议会选举。在共63个席位中,独立党赢得24席,社会民主联盟获得18席,左翼绿色运动获得9席,进步党获得8席,冰岛自由党获得4席。
2009年4月25日,因金融危机导致独立党进步党联合政府倒台后提前2年举行了全国大选,社民盟、独立党、左翼绿党、进步党和公民运动等五党分享63个议会席位。组成联合政府的社民盟和左翼绿党总共获得34席,占微弱多数。原第一大党独立党退居第二,自由党失去议员席位。
司法

实行地方法院和最高法院两级审判制。最高法院共有九名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最高法院院长由九位法官轮流担任,任期两年。院长马库斯·西古尔比约恩松(Markus SIGURBJORSSON),2004年1月就任。此外还有两个特别法庭:劳工法庭和国家高等法庭。
政党

(1)独立党(Independence Party):执政党。1929年成立。冰第一大党,约有党员1万人,主席比亚德尼·贝内迪克松(Bjarni Benediktsson)。主张保持现有安全防务政策;在冰岛获准保留对渔业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控制权之前,不拟加入欧盟;重视环保;主张国有企业私有化。
(2)进步党(Progressive Party):执政党。1916年成立。约有党员6000人。现任主席西格蒙杜尔·古恩劳格松(Sigmundur Gunnlaugsson)。主张加强与欧盟的联系,经济私有化,提高社会福利。
(3)社会民主联盟(Social Democratic Alliance):在野党。主席奥尼尔·保尔·奥纳松(Arni Pall Arnason)。提倡加强社会福利制度,主张加入欧盟。
(4)左翼绿色运动(Left Green Movement):简称绿党,在野党。1999年2月成立。现任主席斯泰因格里米尔·西格富松(Steingrimur Sigfusson)。主张冰岛退出北约,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重视环保;主张保护低收入者利益。
(5)公民运动(Civic Movement):在野党,无指定领导人,2008年底民众游行示威期间新成立政党政要

国防

冰岛海岸警卫队军衔
冰岛海岸警卫队军衔
根据宪法,冰岛不设军队。冰岛由他国达成防务合作协议。
军力

有一支武装部队,即是冰岛海岸警卫队(Landhelgisgæsla Íslands)及附属飞行队,约100人,装备3艘巡逻舰和一些小型飞机,负责渔区保护和海上救护工作。这支武装部队在鳕鱼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冰岛海岸警卫队拥有3艘千余吨级远洋巡逻舰;飞行队则有一架超级美洲狮直升机、一架海事侦察机及2架租用直升机。
全国有警察650名。
驻军

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1年同美国签订防务协定,由美负责其防务。美在冰岛设有军事基地,驻军约850人,配有4架F-15型战斗机和雷达站等军事装备和设施。但是,美国驻冰岛军队在911事件后的2006年9月完全撤出冰岛。2007年4月,冰岛再与挪威和丹麦达成防务合作协议。由挪威、丹麦两国负责在和平时期,提供军事保护冰岛的防务安全。
外交政策

冰岛把同欧洲特别是北欧合作、同北约和美国的关系视为其外交和安全政策基石。冷战结束后,为顺应国际形势变化,冰岛除继续重点保持与美等西方国家的伙伴关系外,注意加强与亚洲、非洲等其他地区国家的关系,并通过联合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截止2004年12月,冰岛已同13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20个国家设有大使馆。
加入组织
冰岛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经济区、北欧理事会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会员国,但是并未加入欧洲联盟。
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
关于世界和欧洲形势:认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欧洲局势尚未稳定,直接军事威胁虽已消除,但地区和民族间的冲突有所升级,恐怖主义威胁上升,建立新的安全机制的努力未取得进展。

关于打击恐怖主义:谴责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行为,主张所有国家团结一致,使用一切合法手段同恐怖主义作斗争。支持联合国就反恐制定全面的国际协定。已批准和执行有关反恐的国际文件,并将有关条款纳入冰岛法律。
关于联合国作用及其改革:认为在新形势下应加强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本身也应根据形势变化做出调整,应扩大其工作范围,提高工作效率。赞成扩大安理会,支持日、德、印(度)、巴(西)成为常任理事国。反对削弱安理会决策和行动能力以及扩大否决权。冰已宣布竞选2009至2010年度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
伊拉克问题:坚定支持美英发动对伊战争。认为即使在伊没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推翻萨达姆政权也是正当和必要的。积极对伊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主张联合国在伊重建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认为北约也应承担一定责任。向伊提供总额约45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协助北约成员国向伊运输军事装备并捐款20万美元用于训练伊安全部队和警察。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伊新政府。
巴以冲突:认为巴以冲突是整个中东问题的症结所在。欢迎以色列单方面从加沙地区撤军,呼吁巴勒斯坦方面抓住机会,重建互信。支持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强调应同时保证巴和平及以安全。

防扩散:认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扩散,特别是落入恐怖分子手中的危险成为世界最紧迫的裁军挑战。支持一切旨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国际努力。呼吁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生产核武器所需专业人员和技术的黑市走私问题。希望朝鲜中止生产核武器,重返《核不扩散条约》。敦促伊朗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无障碍地核查其核计划,确保其不生产核武器。
人权:在国际关系中关注人权,强调无条件尊重基本人权。支持联合国成立新的人权理事会。主张同被指责为侵犯人权的国家进行对话,认为发展援助也是促进人权的有效手段。
环境保护:十分重视保护海洋环境和防止海洋污染,同时强调应允许对并不面临生存威胁的海洋哺乳动物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积极倡导和参与环保合作,主张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水利、地热等清洁能源,加强对氢能和风能等未来能源的研究。认为西方工业国家在环保方面应承担更多责任。欢迎《京都议定书》生效,表示将率先严格执行有关环保标准。
同中国的关系

1971年12月8日,冰岛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次年5月中国在冰建馆并向冰派出常驻大使。1983年,中国驻冰岛大使改由中国驻丹麦大使兼任。冰驻华大使则一直由巡回大使或驻第三国大使兼任。1995年1月,冰在华设使馆并派出首任常驻大使。同年12月,中国恢复向冰派常驻大使。1996年,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冰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这是冰岛与欧洲及北美以外的第一个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1995年,冰总统维格迪萨尔·芬博阿多蒂尔(Vigdisar Finnbogadottir)应邀访华。2002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对冰岛进行国事访问。2005年5月,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冰总统格里姆松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13年4月15日,在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冰岛总理西于尔扎多蒂共同见证下,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冰岛外交外贸部长奥叙尔·斯卡费丁松代表各自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冰岛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根据自贸协定规定,冰岛自协定生效之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工业品和水产品实施零关税,这些产品占中国向冰岛出口总额的99.77%;与此同时,中国对从冰岛进口的7830个税号产品实施零关税,这些产品占中方自冰进口总额的81.56%,其中包括冰岛盛产的水产品。中冰自贸区建成后,双方最终实现零关税的产品,按税目数衡量均接近96%,按贸易量衡量均接近100%。[4] [5]
同美国的关系

冰美关系在冰外交和安全政策中占重要地位。两国于1951年签订防务协定,由美代表北约负责冰防务。美在距冰首都50公里处的凯夫拉维克设立军事基地,驻军约1700人。冰美于1994年初就凯夫拉维克军事基地前途问题达成谅解备忘录,美保留基地但缩小规模。1996年4月,两国正式签署防务合作协定执行计划书,重申对1951年双边防务合作协定所承担的义务,确认美军继续驻留凯夫拉维克基地,强调继续保持双边及在北约内部的安全与防务合作。2001年执行计划书到期后,由于双方在军事基地前途问题上看法不一,未能续签。近两年,两国就防务合作事进行过几轮谈判,但终因双方立场相去甚远,谈判始终陷于僵局。[4]
同北约的关系


冰视北约为其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基础。认为北约是冷战后唯一有能力制止战争的力量,对维护欧洲和平与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认为在新形势下,冰需更多地依靠北约的集体防务安排。主张北约根据新形势作渐进式调整,避免削弱盟国间的防务合作。支持北约东扩、建立快反部队。主张北约继续加强在缔造和平及维和领域的新角色。支持乌克兰等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积极参与北约事务和维和行动,成立危机反应机构。承诺到2006年将所摊北约费用增至5亿冰岛克朗(约合840万美元)。
同欧盟的关系


欧盟是冰最大贸易伙伴。1994年冰加入欧洲经济区,2001年成为申根签证国。但由于担心欧盟共同渔业、农业政策损害自身利益以及不认同欧盟的管理方式,迄未加入欧盟。

重视加强同欧盟在经济、外交和安全领域的磋商与合作,在多数重大问题上同欧盟保持一致。认为自身安全和经济利益同欧洲大陆紧密相联。与欧盟和美国的关系共同构成冰对外关系的两个主要方面。全力推动欧洲经济区与欧盟双扩大。积极推动在欧洲经济区协议的基础上同欧盟就农产品贸易和动物食品卫生问题进行谈判。[4]
同北欧的关系


与北欧国家保持传统的密切关系。积极参与北欧合作是冰外交政策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北欧合作应依靠三个支柱:北欧内部合作、在欧洲事务上及同周边地区的合作。主张加强北欧国家在欧洲事务、与周边地区关系、环境保护、渔业资源利用等领域的协调与合作。积极支持芬兰提出的“北部地区”概念。2003年正式加入联合国框架内的“北欧国家联合维和部队”(NORDCAPS)。
积极支持波罗的海三国争取独立的斗争,并于1991年8月率先与三国建交。积极参与北欧国家与三国的政治、经济合作。支持三国加入北约。参与波罗的海委员会、北极委员会、巴伦支海理事会。2002年拉脱维亚总统对冰岛进行了国事访问。
同俄罗斯的关系

重视发展同俄罗斯关系,支持俄改革进程,希望俄能实现稳定。认为俄在欧洲持久和平问题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主张吸收俄加入北约。1994年与俄签署两国关系基本准则声明。1999年4月,两国就巴伦支海问题在莫斯科签订协议,结束了历时6年的巴伦支海争端。2002年冰总统格里姆松对俄进行了国事访问。[4]
同亚洲国家的关系
认为亚洲不仅具有广阔市场,而且将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1995年初冰在北京开设其在亚洲地区的第一家使馆,2001年10月在日本设馆。本世纪初,冰领导人先后访问了印度、越南和日本。冰岛和印度于2006年
同非洲国家的关系
2003年冰在莫桑比克开设其在非洲地区的第一家使馆。首次召开驻外使节会议,将发展同非洲国家关系列为重要议题。2004年度官方发展援助资金约16亿冰岛克朗(约合2286万美元),主要用于对莫桑比克、纳米比亚、乌干达等国的援助项目,参与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应急援助。承诺到2008-2009年度,外援资金达到GDP的0.35%。[4]

景点

冰岛有三个国家公园
议会旧址国家公园(Thingvellir),位于冰岛西南部,首都东部50公里处,公元930年冰岛早期移民在此处举行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由民主方式选举出来的议会和第一部冰岛宪法。这儿风景优美,以欧亚和美洲两大板块的断裂谷地和纯净幽深的议会湖而著名世界。此公园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风景胜地。
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Skaftafell),位于冰岛东南部,是冰岛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该公园集冰川,火山,峡谷,森林,瀑布为一体,景色壮观。
冰川峡谷河国家公园(Jökullsargljufur),位于冰岛北部,欧洲最大的瀑布和最长的峡谷之一,鸟类的栖息地。
蓝湖

蓝湖似乎已成为冰岛最典型的宣传照片,许多人都会泡在浅蓝色温泉中,离开机场之后,地理景观开始明显变化,靠海岸公路旁偶有小渔村,进入内陆后,公路两旁更为荒凉,一望无际的火山融岩上长满苔藓植物,像是大地铺上一层软软的地毯。
冰川
冰岛拥有四大冰川,其中最著名的欧洲最大的瓦特纳冰川和史学家所称的“通向地心之门”的斯奈费儿冰川。在这里驾驶雪吉普和摩托,将给您带来在冰原上奔驰的独特享受。冰岛中部高原地带的奇特地形地貌,吸引着众多游客在这里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论是徒步攀山,还是驾驶四驱车驰骋在这片看似未开发的处女地,都能带来绝非一般的感受。
珍珠楼

状似水晶球的珍珠楼,是首都热水供应公司建造的半球形建筑物,楼内有展览厅,温泉模型,餐厅等,游客可通过安装在眺望台上的望远镜来观赏城市风景。
大地的脉搏
由黄金瀑布、间歇喷泉、及国家公园组成了冰岛著名的黄金圈之旅;冰雪融化的洪流,从高山直插下来,奔腾咆哮,经年不绝,阳光下彩虹横跨,色彩斑斓;冲天的水柱一次次从地表喷出,如同大自然灼热的呼吸;在欧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唯一呈现在地表上的分享之处。
最佳时间

冰岛属寒温带海洋性气候,变化无常。因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
每年6-9月以及1-3月间是最适合旅游的季节。1月到3月之间,可以在雷克雅未克安排溜冰、冰钓、雪地机车以及越野狩猎之旅等等刺激的活动。6月初旅游季节开始,但是某些高地的巴士之旅须到7月才开始。每年8月中旬之后冰岛旅游热度便降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91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郜东艳

最近更新:2015/4/29 5:50:32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