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区县政府学校网站1 >> 陈巷镇

陈巷镇[编辑]


概述
陈巷镇位于广水市南部,是广水市的南大门与安陆市毗邻,东有风景秀美的吉阳山,西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寿山,有证据表明,李白那首乡情浓厚的诗《静夜思》就是他游历此山时偶得。

陈巷镇

陈巷镇位于广水市南部,是广水市的南大门与安陆市毗邻,东有风景秀美的吉阳山,西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寿山,有证据表明,李白那首乡情浓厚的诗《静夜思》就是他游历此山时偶得。镇政府驻陈巷,人口52751人,国土面积142平方千米,水稻种植面积4.7万亩,总产量是广水市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素有广水市粮仓之称。

镇情简介

陈巷镇位于广水市南部,是广水市的南大门与安陆市毗邻,东有风景秀美的吉阳山,西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寿山,有证据表明,李白那首乡情浓厚的诗《静夜思》就是他游历此山时偶得。镇政府驻陈巷,人口52751人,全镇国土面积142平方千米。辖26个村委会(居委会):陈巷街、棚兴、兴河、方略、友谊、团兴、东风、高坡、旭升、胡庙、黄岗、唐氏祠、梧桐、高庙、吴氏祠、刘岗、李岗、虎弼冲、水寨、轭头、金山、经强、吉阳、高峰、仓屋咀、观音。

200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4亿元,财政收入800万元。镇政府所在地距广水市政府所在地13公里,东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20公里,西距“汉丹”铁路和316国道15公里。连接东西铁路、公路的杨平公路穿镇而过,与穿镇而过的210省道在镇政府所在地形成十字交叉,将东西南北连成一片,交通十分方便。

以广水市奶狗面业有限公司龙头的粮食加工业已成为全镇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该公司利用本地丰富的粮食资源进行深加工,已形成拥有固定资产800万元,年产奶狗牌挂面6000吨,空心奎面200吨,创年产值1200万元的规模企业。“奶狗”牌系列产品荣获第十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著称于世的吉阳大蒜原产地就位于陈巷镇吉阳山周围,种植面积(连同临近乡镇)达10万亩,年产蒜苔2100万公斤、蒜砣2500万公斤,其中有被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444万元的万亩优质吉阳大蒜项目于2002年落户该镇,现已初具规模,凸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农民亩均可增收500元。与之配套的广水市仁健食品公司,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投资600万元,对吉阳大蒜进行深加工。主要产品有大蒜泥、大蒜片、大蒜素、大蒜晶、大蒜粉、大蒜腌制品等10余个品种。陈巷镇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形成了“绿”、“硬”、“亮”、“美”、“净”的镇容环境。生产的佛像、猫眼、水晶等系列产品远销新加坡、台湾等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城市新貌

镇北是35千伏输变电站、拥有100套住房的住宅小区,镇中有顺泰仓储、中百超市、商贸小区,镇南是占地300亩的台商工业园,镇西是新建的14幢农家小洋房。还有已铺的人行彩砖、排水管道,正在建设的东正街水泥路面,即将建设的5级客运站、农贸市场、引水工程……广水市“南大门”——陈巷集镇今非昔比,旧貌换新颜。

进入陈巷镇,感觉道路宽了、畅了,集镇美了、靓了,镇区面积扩大了。以前坑坑洼洼的路面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面,以前乱搭乱建的货棚不见了,以前下雨成灾、污水横流的境况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投入、大建设、大变化。

记者随镇里分管领导在集镇上转了一圈儿。在集镇最北边的高桥,新建了一排四、五层的房子,这是附近农民前两年自发改建的。过了高桥,是已经建成的35千伏输变电站,约有10亩的面积,据说投资900万元,将为镇区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电能。再往南走约200米,出现了5幢漂亮的商住楼,白色的外墙,新颖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这是该镇引进客商孙启运投资600万元开发的“时代家园”住宅小区,首期建房5幢100套,已售出一半。据说,这么大的开发规模,在广水各乡镇中是仅有的。

从北正街一路往南走来,街道两边绿树成荫,脚下踏着人行彩砖,虽然刚下了几天小雨,却没有沾一点泥泞。一些居户高兴地说:下水道解决了,夏季发洪水,街上平安无事。随行的镇领导介绍,镇政府痛下决心,投资100万元,完善集镇配套设施,改造排水管道4000米,铺设人行彩砖4500平方米,硬化东正街路面500米,使集镇功能得到了改善。

在镇中心供销商场门前,以前是一个低洼的空地,做生意的人随意搭棚牵线,破败不堪。拟建成一个休闲广场。从供销商场往西走约100米,过一座桥,又出现几排造型别致的小别墅,共有14幢楼房,每幢四间二层,二户一联,宽敞明亮。这是该镇把新农村建设与小集镇建设结合起来的一个亮点,以后还要向西延伸,扩大至50幢,转移农村人口100户。

在镇南,一个台商工业园已经崛起。300亩的土地上落户企业3家,均建成了现代化厂房、职工宿舍楼,总投资2000万元。招收当地农民进厂务工700余人。台商工业园的建成带动周边近百户农民建房,房屋一直建到了观音坡,将镇二中连了起来,使镇区面积迅速扩张,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扩大至2.8平方公里,从高桥到观音坡南北长3公里。

小集镇的建设拉动了商贸的发展。去年底,顺泰仓储落户陈巷,在镇中心建成一个800多平方米的大型超市,经销百货、副市、小家电、服装、鞋类产品,单品达5000多种。随后,中百超市也进驻陈巷,当地商户也纷纷改建小型超市,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购物。

陈巷镇委书记李承国满怀信心地说:“陈巷集镇建设刚刚拉开序幕,我们将用3年时间,完善整个集镇配套设施。下一步将在镇北建一个五级客站。

农业概况

陈巷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农业独具特色。水稻种植面积4.7万亩,总产量是广水市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素有广水市粮仓之称。以广水市奶狗面业有限公司龙头的粮食加工业(全镇共有日产50吨以上粮食加工企业12家,日产30吨以下企业10余家)已成为全镇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该公司利用本地丰富的粮食资源进行深加工,其中有被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444万元的万亩优质吉阳大蒜项目于2002年落户我镇,该产品2004年2月参加湖北省(武汉)农产品博览会荣获“最佳畅销产品”奖。

特色产业

大蒜

曾几何时,“吉阳大蒜”以其个大瓣肥、色白皮薄、汁多甘辣和蒜苔根苗粗壮均匀、脆嫩可口的优秀品质菲声海内外,也伴随着吉阳山红色的光荣历史,俨然成了陈巷镇的一张名片,更是广水市男女老少冲口而出的广水特产。由经强村的张诗友一直当作保留品种种植。带着对陈巷镇大蒜产业发展的种种忧虑,笔者走村串户,深入到田间地头,探寻大蒜的发展之路。

一、大蒜产业发展现状

1、种植规模萎缩变小。陈巷镇大蒜种植历史悠久,是“吉阳大蒜”的原产地,但由于市场价格、劳力短缺等种种因素,大蒜产业近几年不但没有发展,反而后退不少,种植规模逐年萎缩。2003年和2005年,虽然依托国家政策和蒜稻连作项目,以政府为主体推动扩大种植面积,但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还是没有激发起群众的种蒜积极性。2003年,陈巷镇大蒜种植面积达到7200亩,而2006年,全镇大蒜种植面积只有2600亩。种植农户也由2003年的2700户减少到2006年的1900户。连片种植15亩以上的大蒜区一个也没有,与太平乡、李店乡、十里办事处相比已有明显差距。

2、发展水平原始低下。陈巷镇的大蒜产业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低技术种植,绝大多数群众沿袭传统的种植管理模式,没有引入先进的种植管理模式。二是低成本投入。多数农户对市场前景捉摸不透,在投入成本上斤斤计较,没有选择优良品种、优质肥料、优质农药,使大蒜缺乏最优的生长优势。三是低层次组织方式。整个陈巷镇都是一家一户的散户种植,没有形成统一规模。四是低效率收入。由于没有龙头企业和大商贩带动,蒜坨和蒜苔价格均低于周边市场。

3、经营管理混乱无章。国内加工大蒜的企业并不多,尤其在广水,至今没有一家专门开展大蒜深加工的企业,仅有的仁健食品有限公司也是零星加工,需求量有限,这就使大蒜产品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没有专业的销售队伍,没有明确的发展前景。有人要就拿去换几个钱,没人要就只有当自家作料,价格低时有的老百姓赌气把蒜坨翻耕在田里当肥料。这样靠农户的单打独斗,没有大企业和大商贩作后盾,其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极差。由于涨价跌价始终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少数商贩操控,广大蒜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挫伤了蒜农的积极性,也就严重制约着大蒜产业的发展。

二、大蒜产业发展的优势

大蒜的幼苗、花茎和鲜蒜都能供人们食用。春节前后的蒜苗,初夏的蒜苔,全年均有上市的蒜砣,可算得上四季美味佳肴。祖国医学认为:“大蒜性温、味辛辣,具有行滞气、暖脾胃、清疳积、治腹泻、解毒、杀虫、散痛、杀菌等功能。”相传华陀曾用大蒜治病。现代医学已将大蒜列为防止胃癌、冠心病、肝硬化等高危病种的食用药膳,大蒜深加工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历史悠久。陈巷镇是驰名中外的“吉阳大蒜”的原产地,种植历史悠久,特别是刘店吉阳山一带的广大农民对大蒜生产有较高的认同感和积极性,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家一户种植大蒜二三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优质的大蒜品种和传统的种植习惯,为我镇发展大蒜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环境适宜。以吉阳山到杨平公路一带,土壤肥沃,多为粉黑色沙土,森林覆盖率高,远离工业污染,具有种植优质大蒜的天然优势。

3、不误季节。时下的空白田可种植早蒜,中稻收割完后及时整理田地,种植大蒜也是黄金时间,第二年收获苔坨后又可种植水稻,可以说大蒜的生长期和播种期正好能和水稻连贯作业,延误不了季节,是老百姓增收的好产业。

4、品质优特。以刘店为轴心的大蒜种植区盛产优质大蒜,其产的蒜苔根苗粗壮、均匀,脆嫩爽口,产的蒜坨个大皮薄,汁多甘辣。加工的脱水蒜片,可保持数年,腌制的甜蒜酸甜香脆,别有风味。经过先人的几番移栽试种,别处的大蒜怎么也达不到该地大蒜的品质,所以说此处生产的大蒜是我市品质最优的。

5、政策扶持。2003年和2005年,我镇在省政府、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搞了两期蒜稻连作项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减少了农民种蒜的投入成本,也刺激了一部分蒜农和种植积极性。可以说从另一个方面已经增加了蒜农的收入。

名胜古迹

观音坡

广水市陈巷镇与安陆市接壤的观音坡上,向北俯瞰蓬勃发展的陈巷镇区,向南则把安陆市接官乡集镇一览无余,向东也可见孝昌县城关历历在目,确实是一处风水宝地。冬日的观音坡杂草凄凄,硬石遍地,谁曾想到70年前却是庙宇林立、古树参天、香客不断、经声萦绕的情景呢?

观音坡地势并不高,据带领我们上山的原陈巷镇李岗村支部书记王庆文介绍,观音坡上原建有庙宇,因他们村就在山脚下,儿时的他常结伴来寺院游玩,那里几乎成了他和伙伴们的乐园。王庆文听他爷爷说,观音庙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座北朝南,前后五层,第一层是祖师殿,第二层是关公殿,第三层是观音殿,第四层是玉皇大帝殿,第五层是如来佛祖殿,每个殿的中堂都分别供奉着祖师爷、红脸关公、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如来佛祖的塑像,总共99间半屋,想做一百间,但有一间屋今天做,明天倒,不是这里修,就是那里垮,怎么也做不起来。每月的初一、十五,观音庙周围的善男信女都纷至沓来,烧香拜佛,更有湖南、河南、山西、江西等外省香客慕名而来,诵经许愿。从凌晨一点到中午12点,几条通向寺庙的路上的香客牵成了线,夜晚香客们点的火把更是不亚于长征时红军在大渡河边举着火把点起的火龙。寺庙里是终日香烟缭绕,好不热闹。每年的三月三,寺里还举办规模盛大的庙会,看戏唱戏的、逛庙会购物的,人山人海,俨然成了鄂东北的佛教中心。由于香火鼎盛,院里的古树也是阴森蔽日,一棵梧桐树里的空洞能坐下8个成年人,其树皮就有普通29寸电视机厚,就可想它的岁数了。

山脚下吴氏祠村1938年出生的吴传鹏老人,吴传鹏的爷爷是个油漆匠人,膝下育有三女一儿,儿子结婚后,五年不育,吴油匠求孙心切,便到寺院敬香许愿,如保我得孙子,我便给佛祖普换金身。一年过后,吴家便有了吴传鹏,接着又连添三个男丁,这在当时曾谣传甚远。吴传鹏的爷爷不食其言,用各色油漆把佛像、寺院门窗全部漆了一遍。有一伙河南人,在中华山盗得一批杉树,往南方准备在安陆、云梦销赃,途径观音庙,歇息一晚后,第二天想启程时,那些杉树却再也搬不动了,从此,那批杉树就放在寺院,成为教诲人们与人为善、诚信做人的警示物。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的铁蹄踏过中原,观音庙也成了日军的一个据点,驻扎了一个班的士兵。日本人在这里构筑工事,修建公路,如今的平伏公路就是日本军队在观音坡山脚下修的。1942年秋,在抗日救国的战斗中,新四军的一个班消灭了日本据兵,但兴盛的观音寺也在战火中灰飞湮灭。如今,踩着脚下的瓦砾,依稀可以想见当时寺院香客如云的兴旺场面、寺庙屹立于山顶的雄姿。过去已经成为历史,但历史的痕迹还在,等着我们去找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扩展阅读: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mbgULYjKraUWFerb-e6OA1I80UoFOwSa52AVO6e0C0XdvlUNawgpODY-feURJwGO3Tgwd5GKWDcKV2uwG4Gq8EfrwPEFTfJG3fzcN9Kfam
相关词条:

应山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79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熊小玲

最近更新:2015/5/20 1:43:24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