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编辑]
OSI起源
1969年12月,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署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投入运行,从此计算机网络发展进入新纪元。ARPANET当时仅有4个结点,分别在美国国防部、原子能委员会、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利亚。这4台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通信仅有传送数据的通路是不够的,还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由这些规则明确所交换数据的格式及有关同步问题。
ARPANT的实践经验表明对于非常复杂的计算机网络而言,其结构最好是采用层次型的。根据这一特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ISO‘OSI RM)。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极端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系统结构共分7层。在该模型中层与层之间进行对等通信,且这种通信只是逻辑上的,真正的通信都是在最底层-物理层实现的,每一层要完成相应的功能,下一层为上一层提供服务,从而把复杂的通信过程分成了多个独立的、比较容易解决的子问题。
OSI在一开始是由ISO来制定,但后来的许多标准都是ISO与CCITT联合制定的。
分层原则
网络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不同结点相同层次具有相同的功能
同一结点相邻层间通过接口通信
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
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间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间的通信
OSI/RM分层
对等层实体间通信时信息的流动过程
对等层通信的实质:
对等层实体之间虚拟通信;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实际通信在最底层完成;发送方数据由最高层逐渐向下层传递,到接收方数据由最低层逐渐向高层传递。
协议数据单元PDU
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而传输层及以下各层的PDU另外还有各自特定的名称:
传输层——数据段(Segment)
网络层——分组(数据包)(Packet)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
物理层——比特(Bit)
七层结构
应用层 Application
表示层 Presentation
会话层 Session
传输层 Transport
网络层 Network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物理层Physical
分层优点
(1)人们可以很容易的讨论和学习协议的规范细节。
(2)层间的标准接口方便了工程模块化。
(3)创建了一个更好的互连环境。
(4)降低了复杂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产品开发的速度更快。
(5)每层利用紧邻的下层服务,更容易记住个层的功能。
OSI是一个定义良好的协议规范集,并有许多可选部分完成类似的任务。
它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务。是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和组织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即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