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编辑]
王传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1995年创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镍氢及镍镉电池电池,2002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2003年在一片质疑声中进入汽车行业,2005年年底推出比亚迪F3轿车,成为在最短时间内销量突破10万辆的汽车自主品牌。12年时间,已经让他取得了足够瞩目的成就,但比这更宏大百倍的电动车发展战略计划才刚刚浮出水面,由此产生了创造颠覆性成就的可能性。
换个游戏规则玩汽车
舆论界和资本市场从来都不是雪中送炭的角色。在F3成功之前,王传福手下的比亚迪汽车从来就没有被人看好过;在此之后,空气中只剩下赞誉声,先前的质疑和否定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传福的眼光确实很“毒”。一直研究电池技术的王传福看到了这一行业的市场机会,于1995年创立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生产锂离子、镍氢及镍镉充电电池,仅用了7年时间,就成功打破了日本厂商长期形成的优势,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
如果说在电池行业取得的成功是由于王传福一直在研究并熟悉电池行业,自有其深厚的基础和背景。那么在2003年年初,在内外界都极力反对的情况下,王传福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份曲线进入汽车行业,则充分证明了他非同一般的战略眼光。
不过除了眼光之外,真要带领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并不仅仅是靠抓机会的能力就可以驾驭得了的。十几年经营企业的经验和经历,王传福积累了两个让比亚迪立于不败之地的绝招:低成本和技术研发。
比亚迪的充电电池制造业务为什么能够在短短7年时间里超越日本企业成为全球第二?原因就在于低成本,这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王传福清楚地看到,制造电池的生产设备非常昂贵,而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很低,为此他独创了“具有中国成本特色”的电池生产半自动化流水线,造就了比亚迪强大的成本优势。在汽车制造领域,比亚迪复制了这种生产方式,并深化为“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
这种“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比亚迪在成本最低化的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指引下进行技术改进,甚至连“制造机器的机器”都是自己制造的。其次,能够自己生产的绝对不从企业外部采购。早在2002年7月,比亚迪就和北京汽车模具厂签署重组协议。王传福认为,要造车,就要先把零部件做起来,并且新车上市最大的成本开支就是模具开发。比亚迪充分利用北京汽车模具厂的技术实力,为通用等世界著名汽车品牌供应模具。与此同时,比亚迪充分发挥其在电子设备制造方面的优势,诸如GPS、空调等也都“自给自足”。按照比亚迪内部的说法:“F3除了轮胎,你能直接看到的几乎都是我们自己造的。”
实际上成本的控制离不开技术研发。技术出身的王传福对于技术研发的热衷程度显然高于一般人。自2003年进入汽车领域,至今比亚迪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达到15亿元,其在上海的研发中心拥有3000多名专职研发人员,同时在深圳建立了一个中高端车型的研发基地。整个技术研发布局雏形初现。
技术研发和成本控制,最终让F3有了“性价比”的基础。面对营销费用不足、品牌力弱的现实问题,比亚迪营销团队推出“分站上市”营销策略,集中有限资源在一线品牌相对薄弱、消费能力强的市场上各个击破。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说,这是对比亚迪人才、资金、品牌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后最实际的做法。
虽然比亚迪F3在市场上的第一次考试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但新车型F6能否取为市场认可,还有待市场考验。对于技术背景出身的王传福和比亚迪来说,营销相对于技术研发确实要弱一些。另外,在基础研发方面,虽然比亚迪做了很多投入,但王传福清醒地知道,自己并没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跨国老牌汽车大厂拼传统的发动机、底盘等技术吃力不讨好,比亚迪需要扬长避短,换一个游戏规则来玩。
王传福的强项在充电电池,一个具有颠覆性的电池驱动汽车战略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王传福的目标也是基于对电动车领域的自信。“I have a dream.”40年前,马丁·路德金喊出了这句激情澎湃、充满理想的话。今天,王传福也有一个梦想,虽然面前充满了未知和荆棘,但他正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一个到达理想之地的路径。
荣誉称号
2002年11月获香港“紫荆花杰出企业家”奖;
2002年度“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2002年首次进入了《福布斯》杂志推出的“2002年中国富豪榜”; 2003年9月入选“深圳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6月王传福以企业家的身份,被《商业周刊》评选为25位“亚洲之星”之一。 2008年度cctv经济年度人物“年度创新奖” 2010年5月14日,“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以343.3亿元资产排名第四位。
重要事件
王传福与巴菲特
王传福最为媒体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股神”巴菲特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2008年,巴菲特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在2009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称王传福是“真正的明星”。
随着巴菲特的青睐,比亚迪的股价也一路飙升,从入股时的8港元左右上涨到2009年9月28日收盘价的61.85港币。亮丽的上升曲线让巴菲特赚的盆满钵满,更最终让王传福登上了首富宝座。
巴菲特认为王传福具备独特的管理运营能力,在他治下,比亚迪是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公司。早在2003年3月比亚迪刚进入汽车产业就成立了电动汽车研究部,并于2006年1月正式成立了电动汽车研究所,计划未来3年内投资10.2亿元,基于比亚迪汽车的现有基础和优势,建成电动汽车研发、测试中心和生产基地。
2009年胡润百富榜
王传福张茵许荣茂列三甲
榜单显示,“胡润百富榜”排名前十二位的富豪分别是:王传福(350亿)、张茵家族(330亿)、许荣茂家族(320亿)、杨惠妍(310亿)、黄伟、李萍夫妇(300亿)、刘永行(300亿)、卢志强(300亿)、朱孟依(300亿 )、王健林(290亿)、刘忠田(280亿)、杨严彬(280亿)、张近东(280亿)。
王传福以财富350亿元成为2009年中国首富,其财富较去年增加了290亿元,排名从去年的103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位。比亚迪2002年在香港主板上市,43岁的王传福拥有27.83%的股份。2008年,巴菲特宣布将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比亚迪是新一代“绿色汽车”的领导者,正好顺应了“科技”、“环保”、“创新”、“新能源”全球之势。
据悉,此次2009年胡润百富榜共有7名企业家首次挺进前10位。65位上榜企业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下财富突破100亿,1000位上榜企业家财富过10亿。
比亚迪
当心!比亚迪:2010年8月,最善于说到做到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大幅下调年度销售目标。经销商不堪重负,比亚迪驶离快车道。上周其公司宣布,将2010年产销目标由80万辆调整至60万辆,大幅下调25%。车市增长冠军由此结束了连续几年销量翻一倍的神话。按原定80万辆的目标,比亚迪上半年只完成半程销售任务的36%。随着市场增长放缓以及多款新车仍处在市场培育期,比亚迪要获得很大的增量已经不可能。
发言
王传福在2010年9月6日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言
尊敬的胡锦涛总书记,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今天我很容幸能代表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的庆祝大会,此时此刻,我作为一名亲自参与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创业者,我由衷的为我们国家和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比亚迪公司1995年在深圳创建,到今年才15年的历史,15年公司已经涉足IT、汽车、新能源三大产业,从创业初期的二十多人,发展到二十万名员工,从外租厂房到拥有十一大工业园,已成为网络遍布全球的国际化企业。我们的英文缩写是BYD,Bulid Your Dreams代表的就是一种实现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敢于创新、敢于实现是我们创业的精神支柱,正是抱着这种信念,当充电电池产业由国外巨头占据绝对优势,一套设备动辄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我们仅仅凭着进来的250万,以自主研发的设备和工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一举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格局。三年时间占据了全球近40%镍铬电池市场,到2008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充电电池制造商。
当人们还为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奇迹般崛起而震撼的时候,我们又义无反顾的投入了竞争白热化的汽车产业,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于2009年达到全国自主品牌轿车销量第一,并自主研发了大型动力电池,解决了电动汽车最核心的电池技术,在世界上形成了领先的优势。2008年比亚迪制造了全球第一款不依赖于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在深圳上市,今年5月比亚迪制造的全球第一批纯电动出租车在深圳上路运行。
回顾过去创业发展15年,比亚迪创造了奇迹,这首先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感谢深圳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先行者,深圳经济特区给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发展营造了最佳的环境,给了我们创新的土壤,创新的气氛和敢创、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发展永无止境,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始终坚信技术可以改变实践,创新造福人类。当今世界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的课题,可持续的发展正在成为全球性的潮流,我们将致力于用创新的激情,超前的研发,科技的产品,努力实现电动汽车储能电站,太阳能电站在中国率先大规模应用的三大绿色梦想,努力化解能源危机,减轻化学能源的污染,努力为建设一个绿色的中国,绿色的地球增添自己的力量。
当然我们也深知实现这些理想存在着巨大的技术障碍,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从不畏惧任何技术难题,别人有,我们敢做,别人没有,我们敢想,深圳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历程,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启示就是,一定不能墨守陈规,要打破常规,敢想、敢干、敢竞争,用持续的创新不断去创造业绩,实现梦想。我们坚信在克服实现能源危机,实现绿色技术的道路上,一定会涌现一批创新的企业,伟大的企业,这当中一定会有中国的技术,中国企业的一席之地,比亚迪愿意为此不懈努力。
王传福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