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互联网及网络营销人物 >> 金建杭

金建杭[编辑]


    金建杭是阿里巴巴网站的创业员工之一,现负责阿里巴巴集团公关、政府事务、市场活动,任集团资深副总裁。金建杭在加盟阿里巴巴之前,长期在外经贸领域工作,曾在外经贸部机关报《国际商报》工作5年,1998年他在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工作,是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的首任主编。

个人简介


姓名:金建杭   

性别:男   

职务: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   

1991年6月 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1991年8月—1993年11月 浙江日报社   

1993年11月—1998年8月 国际商报社   

1998年8月—1999年10月 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1999年11月—至今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海的记者   金建杭,正如其名字所明示的,杭州人。   

1987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复旦新闻系在1988年升格为新闻学院。复旦新闻系创办于1929年,是中国最早的新闻教育机构。   

1991年,顺理成章,大学毕业后的金建杭被分配到浙江日报社工作。和其他省报一样,《浙江日报》是中共浙江省委的机关报。   在《浙江日报》工作两年之后,

1993年11月,金建航选择来到北京,进入《国际商报》从事记者工作。对其今天的工作来说,《国际商报》的经历很重要,《国际商报》隶属于商务部主管,是目前我国外贸领域唯一的综合型日报。

采访对象
  马云在最初的时候,实际上是金建杭的采访对象。1996年,金建杭回杭探亲,无意中发现当地媒体正在报道马云创办的“中国黄页”。(因为“中国黄页”马云一度被称为“中国互联网之父”。)他告诉他的媒体朋友,希望有机会可以同马云聊聊。   几个月之后,马云来到北京,找到了《国际商报》的金建杭,从马云“早期”的影像资料中,我们可以想象出谈话的内容,无疑,这给金建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黄页”不能承载马云的梦想,1997年年末,马云也来到北京,带着他的五名员工,马云受聘于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信息部,随后出任国富通公司总经理。现在金建航有很多机会,可以倾听马云的理想。   国富通公司承接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项目:在线广交会,在线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线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马云关于阿里巴巴的创意。1998年,在承建外经贸部政府站点后,在马云的推荐和建议下,金建航从《国际商报》调出,担任外经贸部政府网站第一任主编。   虽然隶属于外经贸部的国富通公司是一个很大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马云也同诸如杨致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建立了最初的联系,但是国富通公司仍然不是一个可以承载马云梦想的地方,1999年春节后,马云同其团队回到了杭州。   看起来,金建杭要同马云擦肩而过了,或者他应该再去找份记者的工作,而这段时间关于互联网的经历,则是一段很好的记忆。但是金建杭作出了一个,或者是他人生中最成功的决定,金建杭跟随马云回到了杭州。   马云立意于创办一家国际性的企业,而很长一段时间阿里巴巴都是一家创业型的企业,所以一段时间里马云有大量的头衔可以授予,但就外部来说,则要困惑于“副总裁”们具体的责权范围。   金建杭脱离媒体,进入公司层面工作的具体理由,部分或许是因为厌烦了“码字”的工作,所谓“无冕之王”,久了也会让一部分人腻烦。问题在于,新闻工作者离开撰稿确有一个重新定位的问题。金建杭事后回忆说:“我到企业完全是没准备、没储备”。好在一家创业型的公司有机会让他过渡。   从其背景来说,金建杭无疑是适合,诸如公关、推广这类的比较务虚的工作,但是也可能从他的意愿说,不愿意对以往经历拷贝,希望从事一些切实承担责任的工作,无疑,结果往往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个人发展
  金建杭第一次为媒体所关注,是在2001年,阿里巴巴和软件渠道商正普之间的,商标及域名官司。阿里巴巴拥有英文域名,但是正普先行注册了阿里巴巴的商标,不过在初审公告期,阿里巴巴提出了异议。CNNIC推出中文域名之后,保留了“阿里巴巴.com”,虽然阿里巴巴在一段时间没有注册,但是CNNIC还是拒绝了正普的注册要求。当时金建杭的头衔是阿里巴巴中国公司副总裁,北京办事处负责人。   “西湖论剑”应该是马云的得意之作,同样也是金建杭乐意提起的。作为活动的秘书长,金建杭回忆在第一届的时候,因为要赶在公司成立一周年举办活动,仅仅18天的时间要邀请到金庸、三大门户的负责人及8848的王俊涛,涉及众多的事物,但是最终还是如约举办了。   很长一段时间,除了负责阿里巴巴中文网站之外,金建杭都作为阿里巴巴发言人,来向外界披露消息。   2004年12月,作为公司成熟化的一个进程,马云宣布原阿里巴巴中国事业部总经理张瑛,也就是其爱人退出管理层,相关的工作由金建杭和和诚信通负责人戴珊接替。   在2005年8月之后,阿里巴巴并购了当时的雅虎中国,作为马云“门户搜索”的一部分,金建杭被指定负责剩下的财经、娱乐和体育三块内容,不过在一年之后,阿里巴巴的管理团队退出了雅虎中国。   在阿里巴巴的所谓“十八罗汉”中,虽然一直都追随马云创业,但是除了孙彤宇和金建杭进入管理层之外,其他大多在中层工作。   2007年第四届网商大会的评委介绍中,作为集团资深副总裁的金建杭,其具体分管被定位为,现负责阿里巴巴集团公关、政府事务、市场活动。   应该说,阿里巴巴创业以来,外贸系统行业内,基本上保持了对这一新生事物以积极的看法。并且阿里巴巴在外贸系统行业媒体低成本的广告投放也推动了公司收入的增长。阿里巴巴始终同地方政府保持了良好的沟通,相应地方政府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这些方面,作为创始员工的一员,金建杭无疑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现在媒体发掘了金建杭另一方面的价值,作为职业的新闻工作者,金建杭有意识保留和记录了阿里巴巴成长过程中的许多记录,现在正好交由媒体处理。他收稿费吗?

并购雅虎中国
  有关阿里巴巴众多故事中的一个是,马云吸引了诸如蔡崇信、吴炯、关明生等人入伙。蔡崇信是InvestAB的亚洲代表,吴炯是雅虎搜索专利的发明人,关明生在多家跨国公司担任过中国区负责人。细读他们的简历就知道,他们已经非常成功了。   似乎可以解释成他们看好阿里巴巴的前景。但是从上市后的持股披露来看,当然的确是不少,但是考虑到他们在早期那种很不确定的阶段进入,就会得出一个结论:以他们的背景,在最初的时候,可以选择更成熟一些的公司。   或者吴炯、关明生们不很在意,阿里巴巴是否获得今天这个结果。他们在经济保障上已经相当充分,更多意义也不太大了。根本来说,在经历了大公司的工作之后,他们希望寻求一个可以“简单”工作的空间,可以将注意力更多投入到工作内容本身上,更从容实现自我价值。创业公司本身就有吸引力,更何况服务于中小企业,还有些公益性质。   一个较少办公室“故事”的工作场所将会极大推动业务的发展。但是雅虎中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环境。   阿里巴巴并购了雅虎中国,而雅虎中国之前又买下了周鸿祎的3721,这样公司里有三种文化背景了,而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之后又引入空降了一些高管,使整个公司文化背景变得更为复杂。   2007年夏季马云接受《财经》记者的采访,在涉及中国雅虎时说:“去年肚子里都是癌细胞,现在手术做完,肚子已经缝好,人还很虚弱,但癌细胞已经没有了。先别去打仗,别去挣钱,先养养,练练基本功。机会有的是。”   这似乎是说,在中国雅虎这个不“简单”的工作环境中,已经不能再提及什么业绩,正常的工作都已经受到了影响。
编辑本段并购中的情绪
  在雅虎中国买下下周鸿祎的3721之前,阿里巴巴曾经提出以70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3721。   中文实名的客户群同阿里巴巴较为一致。中文实名是中小企业的另一种网络访问途径,如果3721同阿里巴巴竞争,阿里巴巴的前景确有其不确定的地方,但是如果阿里巴巴拥有3721,则可以扩大客户群并且增加客户的续签率。   这次购并议向可能已经接近成交,但是最终周鸿祎以1.2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雅虎中国,并担任雅虎中国的CEO,由于雅虎和阿里巴巴的投资者都是软银,阿里巴巴人确有其心里不舒服的地方。   故事的戏剧性在于,2005年8月,阿里巴巴又通过换股的形式并购了雅虎中国。周鸿祎认为,实际上并购之前业务推动得很顺利。并购后周鸿祎的团代队陆续离开,双方的成见已经很深。   2006年,周鸿祎成立的奇虎和雅虎中国爆发了令整个业内都为之侧目的“流氓软件”口水仗,奇虎推出的360安全卫士可以卸载掉中文实名插件雅虎助手,而雅虎助手的前身正是3721上网助手。   金建杭就此事给“全体阿里员工”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说:“我们许多的同事,没有被一时大众的误解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和信心。否则,我们就正中他人下怀了。”   这一事件熟是熟非另当别论,但是雅虎中国确有过激之处,在当时雅虎中国的首页链接了关于这次纷争的倾向性专题。其实一个门户网站是社会公器,这一事件再大,也没有大到足以在雅虎中国首页上出现,这是很不恰当的。   2006年11月27日谢文在出任雅虎中国总经理仅仅41天之后即宣布离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雅虎中国的问题确实是不小了。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曾鸣随即出任雅虎中国代理总裁。曾鸣在1998年获得美国伊利诺斯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国际商务及战略学博士学位。2003年起担任阿里巴巴集团战略顾问。此前任教于长江商学院和INSEAD,INSEAD即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是欧洲最老最大的商学院,也是欧洲排名第一的商学院。   王石评价:“曾鸣先生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帮助中国企业寻找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的确,这一阶段阿里巴巴需要一个有足够理论高度的人替他们解决棘手的问题,而反过来,曾鸣教授也有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案例。他本人的工作也是案例的一部分。
编辑本段马云对门户的认识
  在马云创办阿里巴巴之前,当时搜狐的CFO古永锵曾经通过猎头寻找COO的人选,其中就有马云,而马云则建议古永锵自己担任,后来也的确是这样。这可能给马云一个印象,他对门户网站是有足够认识的。   接手雅虎中国后,马云开始削减内容。门户之外的人往往会低估门户运营的复杂性。门户还是依赖于大架构的,小架构门户往往生存艰难。   但根本来说,可能觉得门户缺乏技术含量,只不过是几百个编辑在“复制+粘贴”加跑会。如果真的是那么简单,那很难解释,真正意义上的门户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家,并且它们的收入在持续稳定增长。   其他有志成为门户的网站也有这种认识,了不起我出稍高些的薪金雇一个或者几个门户背景的人,我不就全部知道了吗。这是可能的,但前提是你的运气非常好。一个公司真正掌握核心运营的也不过就是一小撮人。真正的人才偶尔也可能很便宜,但通常不廉价。一些网站实际上受累于伪门户运营:表面化的脱离自身网站实际但又没有门户精髓的运营方式正在拖累一些网站。   门户的价值不在于高速增长的在线广告市场,门户的价值在于,在其富于想象力的架构之上,可以搭建各种商业模式。   打开中国雅虎的网页我们就知道,中国雅虎实际上是在拷贝阿里巴巴和淘宝的社区模式,当然Web2.0的确是一个发展方向。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中国的社区型用户的购买力不是很高,社区型网站在美国流行,是基于美国中产化的社会已经非常成熟,线上只是线下的某种延伸,更重要的是,基于区域收入差距,更高比例的美国用户是有商业价值的。   阿里巴巴基于一个商人的用户群,再节俭的商人也是颇有商业价值的,淘宝作为一个访问目的明确的交易网站,社区无疑也是重要的;但是中国雅虎的社区是另外一回事情,它会有巨大的价值,但这需要高质量的内容引导。   知名猎头烽火猎聘顾问认为金健杭这样的人才一直是猎头公司梦寐以求的对象。
编辑本段未来发展
  中国雅虎实际上存在一种简单的发展途径,就是砍掉全部的内容和服务。今后不再将其作为一个门户,而是将其作为一个窗口,外部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全部的内容都是英文的,从雅虎美国的链接键入之后,外部的人们发现,这是一个了解中国的有效途径:有关于中国主流媒体的声音,投资,涉及观光的一系列,诸如酒店、航空公司等等。   基于雅虎的品牌和全球性的架构,竞争会较少。仍然会有足够的广告收入,并且将同阿里巴巴产生很好的协同,推动阿里巴巴海外用户的持续增长。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中国最大的商业机会在于逐渐成型的中产阶层,正如资本市场看好招商银行、万科地产、中信证券一样,这一阶段形成中产品牌,价值是巨大的,中国雅虎在传统意义上就是一个中产品牌。   另一方面,搜索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意义是巨大的。淘宝如何实现赢利?淘宝也可能永远免费,但是马云可以通过商户在搜索中的付费排名获得巨大收益,同时淘宝也可以对其他搜索部分屏蔽,使他们的搜索不那么有效。   搜索同时是B2B的一个路径,实际上,所谓的B2B在这个阶段只是在线黄页而已,当然一个庞大的关系数据库便利于查找,但是搜索则是一种更快捷的方式。阿里巴巴一直存在搜索压力,如果拥有自己的搜索,则是困惑的最终解决之道。   根据艾瑞的数据,中国雅虎的邮箱已经排名第一了,而中国雅虎新媒体事业部总经理李俊凌新近推出了NCP,简单说就是拥有更多功能的个人主页,这些极耗资源的项目,目的都是为了推动搜索流量的增长。但是搜索的份额一直上不去。有消息说,主管搜索的副总裁张忆芬已经离职。   从一个专业从业者的角度看,中国雅虎整体上给用户的体验非常糟糕。拥有一些流量也不意味着用户形成了有规律的访问习惯。事实上,你很难把今天的现状同“雅虎”这一品牌联系起来。
编辑本段金建杭的挑战
  从金建杭的经历看,基本上还是在行业媒体和B2B业务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浙江日报社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是时间比较短。从他大量演讲、采访的内容看,他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在这一领域。人最怕的,就是自我复制。   门户网站需要更多所谓横向的资源。不只是泛泛的广博,对每个领域都要求有较深的资源积累。门户网站品牌远比B2B或者搜索业务高端,马云和李彦宏都在门户网站做过访谈,但是反过来,没有一家门户的负责人到阿里巴巴做过访谈。   门户大量堆积的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掩盖了门户的核心内容,财经、科技、房产的高进入壁垒,而这些内容的相关广告收入构成了门户收入的相当部分。所涉及领域随便一家公司的规模都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几十倍。而要吸引相关人才,则需要文化上的认同感。   实际上在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之初,金建杭短期负责过门户的内容,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没有能够很顺利进入角色,如果他做得很顺利,当然也就一直做下来了。   某种意义上要求金建杭不是很公平,今天中国雅虎不是一个成熟的门户网站,不能弥补金建杭的短板。推动中国雅虎要比推动成熟门户更为困难。   与人沟通的问题也同样存在,前面强调了,阿里巴巴可能是一个较为“简单”的工作环境,少数精英和众多的销售客服人员,简单的业绩考核就能推动业务增长。但是和众多的精英工作则是另外一回事情。
编辑本段结语
  对阿里巴巴数千名员工来说,可能不介意外部对他们如此的评价:在一个恰当的时间跟对了一个好老板。而作为阿里巴巴最初的创业员工,创业团队的一员应该有更多表述的内容。   那么今天金建杭面对一个最好的机会,他有机会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产社区,从而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推动者之一。中国雅虎成为另一个雅虎日本,成为推动雅虎这一全球品牌的动力源泉。当然,另一方面,很多人已经尝试过了。   我不知道会不会再有n+1任中国雅虎的总裁,我的意思是短时期内的再一次更迭,但是如果有的话,它的新闻价值也迅速下降了,这将成为一个不再引发读者兴趣的行业新闻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扩展阅读: http://www.wm23.com/shaoyupeng
相关词条:

马云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5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邵雨鹏

最近更新:2012/4/25 5:28:12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