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技术[编辑]
移动支付的概念:
移动支付是指用户通过手机、PDA等移动终端进行付费的一种方式。移动支付按照支付地点远近可分为近距离支付(又称F2F支付)和远距离支付。不同地点的支付,其技术实现方式也不相同。远距离移动支付的主要技术实现方式有SMS、WAP、IVR、USSD等,近距离移动支付的主要技术实现方式有红外、NFC等。
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移动支付技术前后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将手机短信与后台账户捆绑在一起的支付模式。它主要是将用户的手机号后台中用户的支付账号进行关联,从而来完成支付过程。虽然这种支付方式使用门槛很低,但是存在安全性欠缺。操作繁琐复杂、无法及时支付等问题。
第二阶段则是基于WAP和Java方式,利用移动终端的客户端或WAP浏览器,通过GPRS或cdma20001x网络进行支付。这种方案即可以采用后台账户绑定模式,也可以采用再支付过程中记录账户信息的模式,如让用户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这种移动支付模式与第一代移动支付有同样的缺点,还受到网络速度的制约。
第三阶段是一种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模式,目前已经有NFC、SIMpass以及RFSIM3种比较成熟的技术,NFC和SIMpass使用13.56MHz频率,该频率和协议已经广泛的在交通、金融等多个行业中应用,是世界公认的标准。RFSIM技术是将包括天线在内的RFID射频模块与传统SIM卡功能集中在一张SIM卡上在实现普通SIM卡功能的同时也能通过射频模块完成各种移动支付,我国移动支付技术前后经历了两次升级,目前正在走向第三阶段。
从技术和应用上来讲,这三种支付方式仍然有优缺点。例如使用SIMpass不用更换手机,运营商项目启动的成本小,但是占用了用于OTA业务的C4/C8接口,只具备被动通信模式,不具备点对点通信功能,而且产业链单薄;NFC具有工作稳定、支付主/被动通信模式、支持点对点通信、支持高加密、高安全性、产业链完整等特点,但是用户需要更换手机,推广成本高;RFSIM更容易让运营商控制产业链。且用户使用门槛低,但是采用2.4GHz通信频率,推广的难度会较大。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