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最新网络热词及事件 >> 华为事件

华为事件[编辑]


 华为事件沦为笑柄 摆乌龙皆因企业解读法律出现偏差

   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法案,禁止采购中国IT设备,有人认为此举是华为事件的升级版;另外,对于中国媒体批评苹果,也有人认为是报复华为事件。那么,究竟华为事件是指什么呢?其实是华为为逃税而策划的辞职门。只可惜,由于企业解读法律出现偏差,导致华为摆乌龙,令华为事件沦为笑柄。

   新劳动法规定,工作满10年后续签合同时,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拒绝。华为在新劳动法颁布后生效前,通过一次性支付老员工经济补偿的方式,买断了8年以上工龄的员工,使得他们的工龄归零,不用在期满后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计7000多名工作满8年的老员工,相继向公司提出请辞自愿离职。这次大规模的辞职是由华为公司安排的,辞职员工随后即可以竞聘上岗,职位和待遇基本不变,惟一的变化就是再次签署的劳动合同。全部辞职老员工均可以获得华为公司支付的赔偿。
显然,华为是要老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然后再重新签订劳动合同,这样老员工的工龄就少了,少工龄经济补偿就少了。华为以为自己的策略很成功,只可惜最偷鸡不成蚀把米,最后更沦为笑柄。
华为失误带来严重损失
   华为的做法将为自己带来经济、人才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的损失:
从经济上来看,本来可以续约、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员工也同样给了补偿金,实际上是给自己增加了负担。根据华为的方案,就算一个只工作8年的普通员工,他的赔偿金额也有20多万元,而年限长的则会拿得更多,外界预测赔偿费总额将超过10亿元。
从人才方面来看,华为的做法无论是否为了规避法律风险,都容易对员工感情造成伤害,而对人才的吸纳和培训、员工的团结和凝聚力一直是华为得以迅速崛起的重要基础,华为的做法会否损及这种凝聚力?而且,假如那些拿到20多万元补偿金的骨干员工真的就此离开,不再应聘,对华为而言是否意味着更惨痛的损失?
从社会影响来看,华为的做法被普遍质疑为是在规避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的风险,不仅当地劳动部门表态其做法不具合法性,国家有关部门也表示,即将出台《劳动合同法》相关配套办法,对用人单位规避法律的行为将不予认可,违规操作的企业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而且,假如有员工因对补偿金的标准不满等原因告上法庭,这件事情将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假如有其他企业继续效法这种做法,华为作为始作俑者,也难以走出舆论的漩涡。这些对华为苦苦构筑起来的良好的企业形象无疑将构成严重伤害。
     摆乌龙皆因企业解读法律出现偏差
   华为自摆乌龙事件,暴露出企业对法律解读方面的偏差,但立法者及有关部门也应该进行反思,假如当初对容易引起歧义或容易被钻空子的相关法律条文给出正确的解读,华为“辞职门”事件何至于发生?立法者及有关部门应该汲取这次教训,最大可能地避免类似的失误再次出现。同时,相关企业在依据新法作出重大决定之前,也应该请教立法者或权威的法律专家,对相关法律进行正确的解读,以免作出错误的决定。

参考资料: 股城网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华为 苹果 315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28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李少隆

最近更新:2013/3/30 14:43:17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