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最新网络热词及事件 >>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编辑]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盛会,由长城会主办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lobal Mobile Internet Conference 简称GMIC)已成长为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辐射并连结东西半球的移动互联网商务平台。GMIC每年两次,分别在北京(5月)和硅谷(10月)各举办一次,到2013年5月8日止,已成功举办五届。以“重新定义移动互联”为主题的第五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北京于5月7日-8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1大会简介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lobal Mobile Internet Conference 简称GMIC)每年都汇聚了来自全球移 2011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发布会在京举行

动互联网顶尖公司的创新领袖,包括但不仅限于:Facebook、腾讯、Rovio、新浪、91无线、Google、Evernote、UC优视、EA、GameLoft、小米科技、DST全球、Halfbrick、Glu、Tapjoy、Kabam、诺基亚、KPCB、Flipboard等。全球新兴行业精英、探讨行业热点,分享全球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大机遇与变革,并彼此分享观点、共同推动移动产业向前发展。

2大会顾问

马良骏,亿动广告传媒(Madhouse)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王华东,就职于经纬创投,主要关注移动互联网以及休闲游戏领域的投资。

本杰明乔夫 ,亚洲数字经济领域的知名专家。

于扬,易观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

李卓桓 - 叽歪网创始人。

杨伟庆,著名的网络经济研究专家,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创始人。

蒋涛,CSDN创始人和董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软件工程师委员会主任。

3重要演讲

移动终端用户将超PC

曹国伟表示,“过去的几十年里面,经历了几代计算技术的发展,从90年代开始,我们进入了PC互联网的时代,诞生了很多有名的公司,包括雅虎、Google、eBay和亚马逊。当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第十个年头的时候,我们渐渐进入到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移动终端计算的能力在不断的提升,如果在PC互联网时代是10亿左右的终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移动终端加起来,未来我们可以看到10倍于PC互联网的终端规模。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时间,因为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的一个终端,在使用时间上也会大大超越PC互联网的使用时间。不管是从终端的数量还是个人的使用时间上来说,移动互联网意味着都将是比PC互联网大很多的潜力。”曹国伟表示。

“从全球范围来看,2011年,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销售量已经超过了PC和笔记本电脑的数量。在中国,2010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大约在2000万台左右,到2012年的时候,我们预计会达到6000多万台,所以它的增速是非常快的。”曹国伟表示,在2013年移动互联网使用的用户数将超过PC互联网的使用数。

曹国伟接着说,“我们最近监测到的数字,GPRS上网用户的实际数大概在5.3亿左右,去掉彩信用户和一批非常小流量的用户后,得到的结论是实际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使用人数或者手机上网的人数在4月份的时候已经超过了3.5亿,增长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占到PC互联网接近80%左右。未来在一两年里面,我们相信通过手机上网或者移动终端上网的人口会超过PC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需合作

曹国伟认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格局相当复杂,在主导权方面,“我们的判断是可能没有一方可以真正的全面主导移动互联网,而更多的是通过协作、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共创一个共赢的移动互联网竞争格局。”

他还对比美国和中国的手机上网状况,“在美国,平均一个手机上网用户的流量大概在300多兆,在中国,到现在为止,75%左右的用户他们上网的流量只是在50兆或者50兆以下。”

“中国的确有大量的移动上网的用户,但是大部分人还在使用2G、2.5G窄带上网的方式,它的应用还是相当初级。用户数规模非常大,但是用户的应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窄带时代的一些应用。”曹国伟说,“随着移动3G网络不断的普及,以及我们所说的WiFi的宽带不断的增加,我们相信这个速度会增长得非常快,我们会有更多的用户通过无线来上宽带网络。接下来很多的应用在宽带时代的应用会更好,增长的速度会非常快。”

微博传播效率高

曹国伟在会上透露,新浪微博已经整整发布20个月。

“新浪微博在过去的20个月里面,从现在我们公布的数据来看,从开始发布这个产品到2011年2月底,新浪微博的用户数达到了1亿,我们用了18个月的时间。应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微博是中国互联网上最红火的一个产品,也是用户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产品。”

在微博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方面,曹国伟透露,“有50%甚至更多的用户是通过移动终端,特别是通过手机来上微博的。每天发布微博的信息量在2月底的时候是5000万条左右。”他还表示,“新浪微博作为一个平台,已经跟15000多家网站建立了链接和共享的合作关系,还有很多第三方开发的应用,也在新浪微博上得到了非常好的初步发展。”

而对于新浪微博受欢迎的原因,“微博跟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是一种随时随地使用碎片化时间的非常好的应用。很多人都用移动终端或者手机来进行碎片化时间的消费,微博是这种消费的一个非常好的应用。”曹国伟说。

曹国伟从社交传播规律对比Facebook和微博的不同, “以Facebook为代表的SNS的网络关系是熟人之间的,已经有社交关系的认识人之间的网络化,他们之间很多的交流更在于是情感的分享,而不是信息的交流。微博是基于相对比较弱的环境的社交传播方式,微博的社交基本上是通过三个节点,包括微博原创的节点和桥梁中间的节点,再到第三个长尾的节点,通过三个节点,基本上可以把一个消息作为非常广泛的覆盖传播。这种基于信息的传播,从信息传播的效率来说应该是最高的。”

“未来的网络将会朝着SOLOMO这样一个方向发展,也就是Social、Local和Mobile,这三个将是我们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未来使用网络的方式和使用网络的纬度。”

微博工作重点

而面对福布斯记者的关于微博分拆上市的提问时,曹国伟强调,“目前的工作重点是要把平台搭建起来,来扩大我们的用户,吸引更多的用户,在中国这一点非常重要。”

“用户规模是我们竞争的最终基础,我们的竞争最后都要靠用户的规模决定,所以我们把这个列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当前很多竞争对手的同质化比较严重,相对来说我对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当前的竞争对手,所以我们在尽力扩大我们的用户群体。我们在一些应用上也在做尝试,比如说广告,今年我们会有一些基于微博的广告,当然一开始我们并不指望它能挣多少钱,而是能够建立一种模式,我们需要在这个平台上多做一些尝试,所以今年会有更多的用途,更多的产品推出来。”曹国伟说。

新浪CEO曹国伟

在竞争对手这个问题上,曹国伟直言,“我们是在跟不同的产品进行竞争。就微博来说,腾讯是最直接的一个竞争对手,就用户基础和社交网络来说,人人网和开心网都是比较重要的竞争对手。因为我们面向的用户是相同的,就看谁能抓住这个用户群体来实现更快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能够扩大市场份额。总的来说我一点都不紧张,我们的社交服务,我们的微博都会有很快的发展。”

而对于微博的国际竞争者这个问题,曹国伟表示,“目前关注的并不是这个,我们刚刚发布了英文版iPhone客户端,将来会有更多的语种推出,这并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的重中之重还是扩大在中国的用户群体。

曹国伟透露,“现在有800万的海外中文用户都在使用新浪微博,包括香港、台湾,所以说在海外市场上,我们也是很受欢迎的,国际化的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很高。但是要想推出大量的外语语种,这并不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重点。

从2012年开始,除了每年5月的GMIC北京会议外,GMIC还会在硅谷举办硅谷站会议,以期加强国内互联网公司与全球互联网公司的交流。GMIC大会硅谷站主要包括三部分:硅谷参观访问团、大会和G20闭门峰会。2013年GMIC大会硅谷站时间为美国西部当地时间的22-23日。
硅谷参观访问团由长城会出面组织国内互联网公司的负责人组团参观硅谷公司,长城会从中收取会员费用。而大会就是为期两天的会议内容,互联网企业在会议期间搭建展台宣传自身并互相交流。所谓的“G20峰会”是一个闭门峰会,选取全球最具有代表意义的20家互联网公司的负责人参与组成。

2013年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硅谷站今日在美国旧金山开幕。本次大会聚集了Facebook、腾讯、Lineh和小米等全球各地的互联网公司,并将围绕“随时随地万物互联”的主题展开讨论交流。

在2013 GMIC硅谷大会第一天,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和现场嘉宾的交流中表示,硅谷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科技的中心,是因为硅谷人的思都是没有限制的,在中国人眼里看起来很荒唐的想法,硅谷还会有人提供资金支持。

雷军称,硅谷的想象力是没有限制的,而这也是硅谷给自己带来的冲击:有想法,就去做、去试,哪怕失败了也没关系。

有人认为,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对此,雷军表示,二者的差距可能是十万八千里,“但过去十年,中国进步非常快,越来越多的创新也开始在中国产生。因此,未来十年,中国和硅谷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合作编辑: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65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 薛碧霄

最近更新:2013/10/24 2:28:55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