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历史版本页面
网络营销术语及概念

用户体验


此为词条历史版本页面,由彭彭于2012/5/18 7:50:37贡献。查看最新版本

用户体验的定义  

ISO 9241-210标准将用户体验定义为
“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因此,用户体验是主观的,且其注重实际应用。

ISO定义的补充说明有着如下解释:用户体验,即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或系统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个方面。该说明还列出三个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系统,用户和使用环境。

ISO标准的第3条说明暗示了可用性也可以作为用户体验的一个方面。如,“可用性标准可以用来评估用户体验一些方面”。不过,该ISO标准并没有进一步阐述用户体验和系统可用性之间的具体关系。显然,这两者是相互重叠的概念。

除了上述的ISO标准,用户体验还有其它的定义。

用户体验这一领域的建立,正是为了全面地分析和透视一个人在使用某个系统时候的感受。其研究重点在于系统所带来的愉悦度和价值感,而不是系统的性能。有关用户体验这一课题的确切定义、框架以及其要素还在不断发展和革新。

发展历程

用户体验这个词最早被广泛认知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用户体验设计师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所提出和推广。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在移动、和图形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已经使得人机交互(HCI)技术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几乎所有领域。这导致了一个巨大转变──(系统的评价指标)从单纯的可用性工程,扩展到范围更丰富的用户体验。这使得用户体验(用户的主观感受、动机、价值观等方面)在人机交互技术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其关注度与传统的三大可用性指标(即效率,效益和基本主观满意度)不相上下,甚至比传统的三大可用性指标的地位更重要。

在网站设计的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结合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市场营销,品牌,视觉设计和可用性等各个方面。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人员必须融入“互动的世界”,在这一世界里,实用性是最重要的。这就需要人们在设计网站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到市场营销,品牌推广,和审美需求三个方面的因素。用户体验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以期覆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网站容易使用、有价值,并且能够使浏览者乐在其中。这就是为什么早期的用户体验著作都集中于网站用户体验的原因。

(User Experience,简称UE):是一种纯主观的在用户使用一个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在早期的软件设计过程中用户体验主要是来自用户和人机界面的交互过程,现在流行的设计过程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体验设计目标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要让产品有用,这个有用是指用户的需求,其次是易用。具体到网站优化SEO上,一个网站用户体验好就也就是说用户在网站上很容易找到需求的信息,并且没有影响用户浏览信息的障碍物如弹窗,广告等无用信息。

瞬间体验与全局用户体验  

上面的场景描述了用手机与亲人通过短信交流的用户体验。按照时间长短来划分,我们可以在几个方面入手来研究这一系统的用户体验。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可以研究Lisa在互动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比如,她在这一情境下的用户体验(暂称之为情境体验),或者她对于该电话系统的一般态度(也就是她的长期的、全局的体验)。在上面的例子里,注重Lisa一时的情绪未必是理解Lisa用户体验的最好方式,因为Lisa的情绪主要由内容(Lisa丈夫的短信内容)决定,而不是由系统(手机和短信服务)决定。不过,在一些由内容占主导地位的系统中(例如,电子游戏系统),情绪的波动可能就是评价用户体验的最佳方式。

独立的用户体验与全局用户体验

  独立的用户体验会影响到全局用户体验。例如,按键的手感影响了短信输入过程中的的用户体验,而短信输入的体验影响了收发短信这一过程的用户体验,并且最终影响到手机的全局用户体验。全局用户体验并不是独立用户体验的简单相加,因为总会有某些体验(带来的正面或负面效益)比其它体验更为突出。全局用户体验还会收到外部因素的实际作用影响,如:品牌,价格,朋友的意见,媒体的报道,等等。关于用户体验的一些研究

  用户体验研究中的一个分支着重于研究用户情感,也就是互动过程中的瞬间用户体验。另一个分支侧重于分析和理解用户体验和产品价值之间的长远联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行业内,一个公司的产品如果具有极佳的用户体验,那么这将被视为确保良好品牌忠诚度和提高客户群增长速度的有效手段。按时间长度划分的所有用户体验(瞬间体验,情境体验,以及长期体验)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设计和评估这几种体验的方法却可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