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区县政府学校网站1 >> 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编辑]


biangbiang面
      Biángbiáng面(汉语拼音:Biángbiáng miàn)是陕西关中汉族传统风味面食,又名裤带面,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拉成长宽厚的面条。将上等面粉通过揉、抻、甩、扯等步骤制作而成,用酱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调入面汤,捞入面条,淋上猪油即成。其特点是酸辣鲜香,利湿暖胃。陕西十八怪中的“面条像裤带”说的就是biangbiang面,又称裤带面。
biangbiang面是陕西的名小吃,“biang”字不仅是个名称,其实更是对它自身和陕西特色的描述,展示出陕西人的性格气质,心底宽长,有棱有角,豪爽的性格。
     关中民谣曰:“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吃一老碗biangbiang面喜气洋洋,油泼辣子少了嘟嘟囔囔”。
1、读法
     陕西方言读biángbiang(第一个读二声、第二个读轻声)也就是所谓的裤带面。
2、读法来源
     关于biangbiang面的名称来源有很多种。其中“biang”是一个象声词,形容一种声音。
    (1)制作的过程中,因为甩和扯时面打到案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响;
    (2)将面条下入锅中时,面条被扔到空中,落入水中发出“biang”的响声;
    (3)将面条下锅时,面碰到锅沿,发出“BiángBiang”的声音。
    (4)捞出面和调味搅拌过程中,发出“BiángBiang”的声音。
    (5)吃面时,嘴巴嚼面,发出“BiángBiang”的声音。
    (6)“饼”字演化,秦腔剧作家范紫东、语言学家郭芹纳等人认为该字来源于古文献中经常出现的“饼”字,为“饼饼面”的语音儿化音变。
3、写法
biangbiang面的写法有很多种。如下:
写法一:
    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工字往里走;
    你也幺(扭),我也幺(扭),中间夹个言篓篓;
    你也长,我也长,中间夹个马大王;
    月字旁,心字底,留个钩担挂麻糖;
    坐上车车逛咸阳。
写法二:
    担个担担走四方(宀的像形),八日才到都咸阳;
    你咧咧(幺),他咧咧,当中坐个言王爷;
    你长长,他长长,当中是个马大(dai)王;
    心字底,月字旁,岳飞出城打一枪(指“戈”字);
    子弹落在了墙头上(指左边的点),坐个车车走四方。
方法三:
    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
    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
    推个车车逛咸阳。
方法四: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

     东一长,西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月字边,心字底,挂个钩担挂麻糖,

    坐个车车逛咸阳。
方法五: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走进来,左一扭,右一扭,

    左一长,右一长,中间来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两个贼娃立在旁,

    坐上车车走四方。
    其实很多顺口溜实质都是一样的。照着它写下来就会出项一个“biang”字。
4、“biang”字的来历
    “biang”是一个字典未录、字库里也没有的字,但它作为陕西地方独有的汉字,其歌诀却久唱不衰;这是一种手工擀制,宽似裤带的面条,长二尺有余,调以各色臊子、油泼辣子,香馋诱人,关中农村妇孺皆知,家家会做,人人喜食。
    正如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讲坛策划人之一王智所说,Biang字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最具关中民俗特色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图腾。Biang字是关中民间自创的一个汉字,其发音独一无二,书写在汉字中也是笔画最多、最复杂的,据说其写法至少有10种,最少的54画,最多的71画,不同的写法还各有歌谣帮助人们记忆,并世代相传。
    傅功振认为Biang字由10个文化元素组成,向人们传达出秦人特有的文化信息,如地理环境、居住形式、饮食习惯、审美情趣、心理品格、民族精神等。“穴”部说明了以黄河中上游的渭河流域为中心的秦人,在古代是以穴居为主的;这里的“言”字其实是“盐”,盐是文明的尺度,盐为百味之祖,是秦人饮食中的主要调料,用盐水和面才能使面筋道;“糸”和“长”这两个字则充分体现了秦人在制作BiangBiang面过程中的动作以及品尝之后的愉悦情态。“心”字传递了秦人忠厚朴鲁、诚信热忱的秉性;左边“月”字通“肉”,彪悍强健的秦人喜食牛羊肉,体现了秦人“虎狼之师”的饮食习惯;“马”和“戈”字,则更体现了秦人的尚武、尚勇精神;关于“马大王”的传说,指的是秦将白起当年战胜赵奢后裔“马服诸侯王”“坐车回咸阳”告功还乡的故事。“推个车车逛咸阳”实际上点明了这个字是在以咸阳为中心的秦地产生的。
     Biang的字型来历,同样也是版本不一。
     民间传说Biang字为一无名秀才所造,时代无从考证。据说,当时一位

     贫困潦倒的秀才赶往咸阳,路过一家面馆时,饥肠辘辘,听见里面“Biang—Biang—”之声不绝,不觉踱将进去。只见红黄绿白、色香俱全的裤带宽面条,煞是馋人。秀才要了一碗裤带面,一阵狼吞虎咽,直吃得酣畅淋漓,到结账时一摸兜,囊中早已空空如洗,无以付账,只好求店家以书代之。按照店家所言“BiangBiang面”的字音,秀才触景生情,感怀伤时,略加思索,笔走龙蛇,一边写一边歌道:“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一个字,写尽了山川地理,世态炎凉。从此,“BiangBiang面”名遍关中。
     也有一说“Biang”字成型始于秦始皇。传说秦始皇有一日吃厌了山珍海味,加之当时内忧外患,毫无食欲,急坏了皇宫上下,一太监急中生智到街上买了碗平民小吃回来,不料秦始皇一时饕餮下咽,胃口大开,吃毕惊赞:这是何物?竟比山珍海味还味美上口。宦官答:BiangBiang面。始皇觉得既然已成为“御用”食物,再也不能令平民如此轻易吃到,就御赐一个字形复杂的名,有意令平民难以写出此字。
      民间种种传说和附会,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Biang字为文化造字,千年流传,留存着当地人的文化记忆。一个字,一种面食,传唱不衰的歌谣,鲜活生动,写着、吃着、唱着陕西关中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它不仅仅是秦人最喜爱的一种面食,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秦人的精神和品格,成为当地人无法割舍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构成。
5、相关新闻
     2014年2月18日下午“习连会”后,*特别设家宴款待连战伉俪,*的夫人彭丽媛作陪,参加者包括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蒋孝严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等人。
     据转述,*与连战是陕西同乡,*特别为连战准备“家乡菜”陕西泡馍、肉夹馍以及“biang biang面”,由于字难写,*还特别用小纸条写下来给连战。
6、制作方法
做法一:
     (1)和面。这是大家都会的,不再赘述了。要强调的是,面一定会和软一些,比饺子面还要软。和好后,加盖饧面,多饧一会,至少饧一个小时。
     (2)分一块面出来,擀成厚约一厘米的长面片。
     (3)切成约一指半宽的面条。
     (4)接下来应该是扯面了。这个方法保管所有人都会做。一只手轻扯面条的一端,另一只手拿擀面杖擀从面条的另一头擀起,一定要顺着面片的长方向擀,直至擀到手扯的这一端。
     (5)烧水,水开后,煮面条。下锅之前再用手轻轻扯扯面条,以保证面条变得更薄。
     (6)煮面的过程中,开始调汁。香菜和葱切小,紫菜撕碎放入碗中。
     (7)依次放入盐、味精、酱油、香醋、香油、麻辣油、油泼辣子,调成汁。
     (8)依次放入盐、味精、酱油、香醋、香油、麻辣油、油泼辣子,调成汁。
     (9)把调好的汁浇入面条中,拌匀。
做法二:
     (1)先将面粉放入干净盆中,往中间倒入冷水
     (2)用筷子慢慢将面粉搅成絮状,放入盐可使面团更劲道,再加入适量水,直到所有面粉和均匀
     (3)用手揉面,揉面的标准是“三光”,即面光,盆光,面团不粘手,盆也干净。
     (4)接着盖上一层保鲜膜,醒发30分钟
     (5)然后将面团取出,揉成长条型
     (6)将面团均匀分割成小剂子。(我揉的是宽面,剂子大概是35克左右,如果是窄面,20克就好)
     (7)准备一个平盘,上面刷上油,将剂子放入,上面也均匀刷上油,再盖上保鲜膜醒一个小时
     (8)这时再拿出面团就会发现非常软了,将一个小剂子擀成牛舌状,用面杖按两个印子
     (9)手拿住面团两端,扯长,并不断将中间拍打案板,使之扯得更长。然后将面条从印痕处撕开。
    (10)小一点的剂子擀成牛舌形状
    (11)往中间用面杖按一道印痕即可
    (12)用同样的方法扯面,拍打,拉长。然后从中间撕开就成功了
    (13)这便是口感劲道的扯面原型啦。宽度还真的很像“裤腰带”啊
    (14)接着就将所有的大小剂子都用同样方法扯成面条
    (15)同时将锅中的水烧煮沸腾,将扯好的面条放入煮熟,捞起装盘
    (16)同时准备好葱末,姜末,蒜末。辣椒面,花生碎
    (17)将扯面淋入生抽,陈醋,用筷子伴均匀。同时热锅烧热油
    (18)最后淋在撒好的辣椒面上,刺啦一声,香气扑鼻,记得油温一定要高,不然没有焦香的味儿出来
做法三:
     (1)胡萝卜切丝, 黄豆芽和青菜择好,洗净,全部菜用开水煮软,捞起放置一旁。
     (2)青蒜、姜、葱白切碎,备用。
     (3)锅中开水倒掉,再另烧一锅开煮面,将下好的面条捞出,箜干、可过水。
     (4)花生油加热,倒入花椒,中火,油滚热。
     (5)面捞出置碗,在面条上撒匀葱姜蒜、青蒜、辣椒面。
     (6)另起锅,烧油,油滚后浇在5上,(最重要浇在葱花上,可以闻到香味),立刻将面和各种调料拌匀。
注意:油一定要滚烫。

 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yujing_chen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76024724.html
我的微博:http://blog.sina.com.cn/u/3274627685

 
参考资料:
中国网 china.com.cn   http://baike.sogou.com/v209856.htm
扩展阅读:
陕西特色小吃
相关词条:
合作编辑:

陈宇静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0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陈宇静

最近更新:2014/12/9 4:46:42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