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营销词典 >> 区县政府学校网站1 >> 台湾大学

台湾大学[编辑]


国立台湾大学简介

国立台湾大学(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简称台大,成立于1928年,是坐落于台湾的一所研究型公立综合大学,素有“台湾第一学府”之称。其前身为日本统治时期所建立的“台北帝国大学”,这是当时日本建立的九所帝国大学之一。1945年,台湾光复后,改名为“国立台湾大学”。1949年,蒋介石政府迁往台湾后,台大取代了当时尚未在台复校的中央大学,成为了台湾教育部门资助经费最多的一所大学。

国立台湾大学自改制起即以傅斯年校长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风著称,其教授、学生与校友皆对当代台湾历史的发展有着莫大影响,校园亦为多次民主运动、学生运动的策源地。其大批毕业生担任了台湾各大行业的领军人物,其中就包括知名校友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

截至2013年12月,台湾大学校区分布于台北、宜兰、新竹、云林以及中部高山地区,校地面积约3万4千公顷,占台湾总面积的百分之一;学生总人数达33000多人,其中大学部近18000人,研究生15000余人,专任教师2044人,兼任教师1911人。

历史沿革

台北帝国大学

1922年,日本驻台田健治郎总督计划在台北设立大学。

1925年,日本政府驻台伊泽多喜男总督正式编列“帝国大学创设准备费”。

1928年2月,由内阁总理大臣田中义一将台北帝国大学设置案提请阁议。3月16日,建校案经日本政府裁决,17日公布实施。人文学博士币原坦受命为第一任总长,校址设于台北高等农林学校内,即今校总区现址。初设文政学部、理农学部,以及因取消高等农林学校而设之附属农林专门部。4月30日,第一届新生入学宣誓。

1931年3月25日,举行大学第一届及附属农林专校第三届联合毕业典礼,计有毕业生46人(文政学部14人,理农学部32人)。其中台籍毕业生仅五位:柯设偕(史学)、锺德钧(政学)、徐庆钟(农学)、刘兴文(农学)、蔡雨泽(农学)。

1935年12月26日,公布设立医学部,由币原坦总长暂兼部长。

1936年4月1日,将台北医学专门学校改为台北帝大医学部附属医学专门部。5月17日,鉴于综合大学体制已略具规模,币原坦总长主持正式开学(创校)仪式。

1937年7月21日,获淮从台中州管辖下之能高郡番界地拨山林240甲移交管理,设置山地农场。11月,前总长币原坦将其所有北投纱帽山寓所及周縁地共570坪捐赠给学校。

1938年4月1日,获台湾总督府同意将台北医院移为学校教学附属医院。

1939年4月28日,公布附设热带医学研究所。

1941年4月1日,成立台北帝大预科,设置于士林芝山岩下。4月26日,三田定则总长辞职,由安藤正次博士任第三任总长。

1943年3月15日,公布设立“南方人文研究所”及“南方资源科学研究所”。31日,公布将理农学部分设为理学部及农学部。4月1日,附属农林专门部分离独立为台中高等农林学校,仍借台北帝大教室授课。5月28日,公布工学部规程,正式成立工学部。10月1日,台中高等农林学校全部移转台中。

1945年3月29日,农学部植病教室遭联军炸毁,全校各部向台北近郊之汐止、三峡、北投、阳明山及中部的田中、北斗等地疏散。

国立台湾大学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战争结束。11月15日,国民政府指派之台湾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罗宗洛先生与台北帝大前总长安藤一雄完成大学接收工作,学校改制为“国立台湾大学”,计六个学院:文、理、法、医、工、农;罗宗洛为台大首任校长。

1946年,医学院成立医学专修科。

1947年1月,接收台湾省立法商学院并入法学院。“国立”台湾大学

1949年3月,为收容回台之本省籍学生及大陆来台失学青年,成立一年级寄读生特别班,同年9月结束。

1950年,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名为附设医院,医学专修科停办。7月,农学院演习林改称实验林,设管理处于南投县竹山镇。农学院与经济部中央水利实验处合办水工实验室,为学校与校外机构合作之始。12月20日,傅斯年校长逝世,由文学院沈刚伯院长代行校长职务。

1951年3月,热带医学研究所改组为公共卫生研究所,该所原有制造血清疫苗部分与台湾省卫生处有关单位合并,改称“台湾血清疫苗制造所”,由学校与台湾省政府合办。

1952年,“教育部”开始分发寄读生来校寄读。农学院成立家畜医院。

1953年,医学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改称“高级护理职业学校”。

1954年8月,学校参加大专以上学校联合招生。本年度起开始实施军训。

1955年10月,为供成年人士进修,开办夜间补习班。

1956年,医学院与台湾省政府合办“台北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农学院与台湾糖业公司签订三年之建教合作合约。

1957年,医学院高级护理职业学校停止招生。9月,农学院“农事试验场” 改组更名为“农业试验场”。

1958年9月,附设医院开始代办中央公教人员保险之疾病医疗。

1959年,增设侨生先修班。7月起,医学院与台湾省政府卫生处及台北市政府合办“台北公共卫生教学示范中心”。农学院与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航空测量队及中国摄影测量学会合办“航空测量中心”。附设医院7月1日起代办省级公教人员保险之疾病医疗。

1960年,试办夜间部,初设外文、法律、商学、农推等四系。

1961年,侨生先修班结束。

1962年,学校与中央研究院进行合作计划。

1963年,学校与中央研究院合聘人员开始实施。本学年起,夜间部停止招收新生。

1964年,农学院成立“农业陈列馆”。附设医院增设石门分院。学校终止与台湾省政府合办之“台湾血清疫苗研究制造所”。

1965年7月,学校与中央研究院及国立清华大学合办“数学研究中心”及“化学研究中心”;与台湾省立中兴大学及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合办 “农业研究中心”;与中央研究院及国立清华大学合办“物理研究中心”;与中央研究院合办“生物研究中心”;与台湾省立成功大学及国立交通大学合办“工程研究中心”;与行政院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合办“语言中心”。

1966年,学校与美国密西根大学进行全校性合作。

1967年,开办新制夜间部,初设外文、法律、商学等三个系,夜间补习班结束。学校与新加坡共和国南洋大学订定合作交换学生办法。校园风景

1968年12月,学校校歌正式颁布。

1969年,学校考古队在台东长滨八仙洞发现文化层,经李济教授勘察后,判定为旧石器时代人类史前遗址,年代至少在一万年以上。

1971年,夜间部增设历史系。

1972年,夜间部增设中国文学系。

1973年10月,成立台大校讯社,侨生及外籍学生辅导室。

1975年,与庆龄工业发展基金会合设“工业研究中心”。文学院、农学院与大韩民国国立忠南大学及私立中央大学结为合作学校。

1976年,开始全面实施电子计算机注册选课作业。

1977年,工业研究中心研究大楼正式启用。

1978年,设置“校园规划委员会”。

1979年,蒋经国先生指示整建学校“医学中心”。学校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签订合作协定。附设医院为连体婴忠仁、忠义进行分割手 术成功。7月,学校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签订学术合作协定。

1980年,“国立台湾大学组织规程”奉“教育部”核定,座落于济南路一段二之一号“台大校友会会馆”落成。12月,学校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签订学术合作协定。

1981年,行政会议通过“访问学人设置办法”。虞兆中教授接任台大第七任校长。6月,学校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

1982年,考古人类学系自七十一学年起正名为“人类学系”。行政会议通过将法学院商学系改成为管理学院,惟管理学院迟至七十六年方正式设立。7月,学校与奥地利外籍学生服务处签订学术合作协定。

1983年11月,前校长钱思亮博士在中央研究院院长任内逝世。

1984年,为纪念钱故校长卓越贡献,特将新建理学院综合实验大楼命名为“思亮馆”。学校“医学中心”整建工程动工。学校与中央研究院、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成功夫学、国立中兴大学等院校合办之数 学、化学、工程、生物等研究中心,原由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支助设立,从此该会订立五科学研究中心办事细则,各中心性质由原合办改为委托所在院校协办。11月,学校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协定。

1985年,设立“台大联络中心”并定期出版“台大校讯”刊物。学校图书馆装设完成“国际百科资料库检索系统”。

1987年,成立“推广教育中心 ”。将原属于法学院之工商管理、会计、国际贸易、财务金融四系及商学研究所划出,成立管理学院。

1989年1月,医学院新大楼完工启用。

1990年底,学校“医学中心”整建工程完工。

1991年10月,学校“医学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工程耗资达新台币91亿余元,为学校历年来最巨大之工程。联络中心易名为国际学术合作联络中心。

1992年8月,正式成立“全球变迁中心”。12月,校务会议讨论通过“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人选推举委员会组织章程”。

1994年9月,成立“校园规划小组”。

1995年4月,举行首届“台大艺术季”活动。6月,临时校务会议通过“台大哲学系事件省司查报告”。10月,学校新修正组织规程业报奉“教育部”核定(尚有部分条未核定)。

1996年6月,经校务会议通过“电机学院”、“法律学院”及法学院更名为“社会科学院”;并通过 “台大哲学系事件受害人回后名誉与教职之原则及办法。10月,经校务会议通过筹建大学博物馆。

1997年3月,举办首届“杜鹃花节”,向高中生多元而完整地介绍台大各院系。6月,校务会议学校“四六事件资料蒐集小组”提出总结报告。

1998年1月,校务会议通过学校师道维护委员会所提之“国立台湾大学教师伦理守则”。

1999年1月,校务会议通过成立“国立台湾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4月,人口研究中心更名为“人口与性别研究中心”。6月,学校进修推广部设置办法业报奉“教育部”核定。

2002年1月,校务会议通过学校与中央研究院合作办理国际研究生学程协定。8月,农学院更名为生物资源暨农学院。

2003年3月,校务会议通过学校“特聘研究讲座设置办法”。8月,成立生命科学院。

2004年4月,署立云林医院改制为学校医学院附设医院云林分院。5月,校务会议修正通过学校“组织规模及发展规划准则”及“教职员额调整准则”。8月,台北护理学院附设医院整并为学校医学院附设医院北护分院。9月,资工系二馆德田馆启用。

2005年1月,实验林林地登记工作自民国78年开始办理,终于在最后一件林农所有权确认上诉案判决后,全部完成。总计登记4,061笔,面积32,747.31公顷。3月,校门口广场改善工程,恢复1970年代校门口空间形式,并命名“大学广场”。10月,成立“国立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为落实关怀社会而设立“台大公共论坛”。12月,秘书室访客中心正式运作。

2006年1月,获“教育部”“迈向顶尖大学计画”第一年补助,成立“艺文活动推展工作室”。5月,成立教务处“教学发展中心”。8月,施行“特聘教授”制度。11月,首次于校庆典礼颁发“杰出校友”。

2007年1月,电机系研究大楼明达馆落成启用。6月,发行学校《NTU Newsletter》季刊,全版英文。9月,鸿海集团所属永龄健康基金会与学校签署150亿台币捐赠暨合作备忘录,为设立“华人第一,世界一流”之癌症专科医院达成共识。系近40年来,全世界捐给医学院金额最大的单笔捐款,也是全世界大学捐款金额前十名。11月,学校“博物馆群”、“台大人文库”正式启动。

2008年9月,首届开办“台大新生学习入门书院”。11月,创校八十周年校庆,周年庆标语为:八十台大、前进百大。

2009年6月8日,法律学院新馆“霖泽馆”及“万才馆”启用。11月,化学新馆“积学馆”启用。12月,竹北产学大楼完工启用。

2010年5月,雅颂广场揭牌启用。7月10日,发育生物学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揭牌。10月1日北海岸金山医院改制为台大医院金山分院。10月27日,与北京大学共同签署两校之“策略联盟备忘录”。11月12日,人类学博物馆于旧总图后栋西翼大厅剪彩启用。

2011年2月,博雅馆落成启用。3月7日,“Intel-台大创新研发中心”正式揭牌运作。

2012年4月,台大云端储存空间服务“NTU Space”启用。6月21日,校友梁次震捐赠5.7亿新台币用于基础科学上,作为兴建研究大楼与台大梁次震宇宙与粒子天文物理学中心永续基金。8月,“药学专业学院”正式成立。

文化传统

校徽

台湾大学校徽的制订,在阎振兴校长时期即开始酝酿,虞兆中校长任

内开始推动,历经校务会议集思广益之后,于1982年11月15日校庆典礼上虞兆中校长正式宣布校徽,校徽图案是以校名、校训、傅钟,和大王椰树为主要内容,深具意义亦很美观。

校徽图说:

台湾大学历史悠久,黉舍宏开,师资优良,设备完善。创校以来,多所育成,对国家社会贡献匪浅。为发扬光荣传统,并开示来者,爰将该校之作育目标与立校精神,融会于校徽之中,俾全体师生知所勗勉。

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为立教之根本,修身之准则。

傅钟:作息定时,生活有序,俾闻声惕厉,精进不已。

椰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步康庄大道,养恢宏志气。

至若图案中之梅花布局,蓝白设色,及雷文边缘,乃融合立国精神与文化传统之精蕴,庶台大人之三复斯义焉。

此外,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校徽中的大王椰树是抽芽的。这是专案小组同仁的建议,象征学校的生生不息。

校训

敦品、励学、爱国、爱人

台湾大学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系傅斯年校长在1949年该校第四次校庆纪念会演说词中,期勉师生之训示。不过,当时他所用的是“力学”,不是“励学”。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校长猝逝后,为纪念傅校长,由洪炎秋、洪耀勋、苏芗雨三位教授提议,以“敦品、励学、爱国、爱人”八字为校训。

 
参考资料:
国立台湾大学:http://www.ntu.edu.tw/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输入法下载

合作编辑:

陈勇 

网络营销词典内容均由网友提供,仅供参考。如发现词条内容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nfo # wm23.com。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0

编辑次数:0历史版本

创建者:陈勇

最近更新:2015/5/23 4:04:01

词条分类导航

关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 本站动态|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作者| 问题和建议|

版权声明:网络营销教学网站所有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贴、出版、篡改、汇编、编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