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三国》在线阅读
第7章 刘备的菜市场理论
如果你在薪酬管理中也和经济学家一样忽略员工的情感,那么就别指望员工热爱他的工作。
1.祸不单行的年关
话说吕布从打工仔到老板,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风光。可是好日子没过两天,吕布就感到莫名其妙地烦躁起来。虽然他已经完全控制了徐州公司,却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他心里暗自奇怪,对貂蝉说:“难道这企业与老板之间,还讲究原配的情分不成?”
貂蝉问道:“你这话是怎么说的呢?”
吕布说:“当初徐州公司在刘备手里时,虽然也有许多麻烦,可生意做得是红红火火。如今到了我的手里,怎么变得跟筛子似的,到处是窟窿呢?”
貂蝉说:“可是,刘备也不是徐州公司原配的老板呀!”
吕布说:“我也琢磨不透其中的奥妙。眼瞅着到了岁末年关,拖欠了员工三个月的工资需要补发,犒劳员工也是一大笔开支,这财务上是无论如何也转不动了。你去找找蔡文姬,求她帮忙跟曹操说几句好话。”
貂蝉问:“你又要借钱呀?”
吕布苦笑道:“年年难过年年过,不借钱可怎么过?”
吕布已不是第一次向曹操借钱了,可公司的光景却在日益惨淡。曹操公司的经营业绩不错,也经常借钱给吕布,是吕布的最大债权人。他怕吕布还不起债,很犹豫。蔡文姬在电话里不好意思地对貂蝉说:“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了。”
“这不是要我的命吗?”吕布急得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窜。
俗话说祸不单行,不仅仅是工资的问题,还有公司的前途问题让吕布感到万分沮丧。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毕竟每年都有人从中淘出了黄金。公司之所以亏损,是因为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说到底是因为人才饥荒。
也是气极反笑,吕布愁眉紧锁了多日,忽然想起一个故事。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个人大摆筵席,宴请宾客。
时近中午,还有几个人未到。他自言自语地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
听到这话,有些客人心想:“该来的还不来,那么我是不该来了?”于是起身告辞而去。
这个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解释说:“不该走的怎么走了?”
其他的客人心想:“不该走的走了,看来我是该走的!”也纷纷起身告辞而去,最后只剩下一位多年的好友。
好友责怪他说:“你看你,真不会说话,把客人都气走了。”
那人辩解说:“我说的不是他们。”
好友一听这话,顿时心头火起:“不是他们!那只有是我了!”于是长叹了一口气,也走了。
这个故事显然是笑话,但对于吕布来说,恰恰是他长期潜藏于心最想说的话。公司里,好的人才总是难以留住,例如,陈登跳槽投奔了曹操,许汜、王楷跳槽投奔了袁术,还有一些人自己做了老板。而滞留在企业里的人,不是老弱病残,就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走了”这句话正是公司人力资源状况的真实写照。
又到了辞旧迎新的岁尾年初。对于一些有能力的人来说,他的脑子里也许开始盘算:跳槽还是不跳槽?而对更多的平庸的人来说,则是祈求明年能继续有一碗饭吃,当然也少不得要揣摩老板的意思:留还是不留?
在吕布手下,仅仅只有一个叫张辽的销售员还能勉强创造一点业绩。可是吕布知道,如果他要走,也没有办法挽留。除此之外,只有常务副总经理陈宫还能为公司操心着想。就这么一点班底,明年想要扭亏为盈,如同穷光蛋做梦娶媳妇,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吕布思前想后,自觉无力回天,只好请求曹操收购徐州公司。
2.死不瞑目的吕布
曹操就去征求刘备的意见。刘备说:“徐州公司已经资不抵债,您收购它干什么?况且,吕布这小子心如蛇蝎,小心他一活过气来,反过头咬死您这个慈祥的农夫。”曹操听了,不仅不收购徐州公司,反而派黑社会的人去向吕布索债。
徐州公司的员工们一连几天都见不到老板,心里就犯了嘀咕。采购部的侯成告诉大家,吕布带着他老婆貂蝉躲债去了。公司里顿时像开了锅,大伙儿个个叫苦连天。
生产部的宋宪说:“咱们这个老板不讲仁义,不但拖欠了咱们三个月的工资,眼瞅着春节到了,居然把咱们撂在这儿喝西北风!”
另一位同事魏续说:“吕布这小子,太令人气愤了。咱们一定得设法找到他,要不,哪儿来钱过年呢?”
侯成说:“要找到吕布其实也不是很难。他开着他的那辆宝马,只要找到宝马,就一定能找到吕布。”
宋宪大骂道:“到了这种光景,他心里只有美人香车,全然不顾我们的死活!”
不久,侯成就在一家超市附近发现了吕布的那辆红色的宝马轿车。瞅瞅四周,不见吕布,就果断地打开车门,把车开走了。仅仅过了不到一星期,曹操的人在宋宪和魏续的帮助下,在白门楼逮住了走投无路的吕布,砍了他的脑袋。可怜吕布一代枭雄,竟落得如此凄凉下场。
吕布死后,阴魂不散,回头来找刘备,说:“玄德公,您在曹操面前说我坏话,我不怪您,谁叫我当初对您耍小聪明害您呢?但是,让我死不瞑目的是,为什么徐州公司在您手里能够办得有声有色,到我手里却一日不如一日了呢?”
刘备说:“吕布啊,虽然您擅长做业务,人也比我聪明,可论到人力资源管理,您就不如我了。您没来之前,徐州公司尽管实力有限,但是,每位员工都会为公司尽心尽力地努力工作。而自从您成为公司的老板,他们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勤奋了。没有了勤奋的员工,您吕布再有能耐,也只是一个业务员,却管不好一个公司。”
吕布想了想,说:“我也感到奇怪,整个公司除了我之外,其他人都不知在忙些什么。但是,我始终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
刘备说:“您刚才的话里有两个错误。第一,您的角色错位了,您应该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而不应该是一位优秀的业务员—您应该选拔优秀的人才,让别人去做业务。老话说得好,自为则不能任贤,不能任贤则群贤皆散。您想想看,整个公司,除了您之外,还有第二个业务员吗?”
吕布点点头说:“也对。那么,还有一个错误呢?”
刘备说:“您刚才说,整个公司只有您一个业务员,其他人都不知在忙些什么,对吗?让我把真相告诉您,他们在假忙。对,就是这样,他们在假装勤奋。”
3.假装勤奋的六大高招
“假装勤奋?”
“是的。”刘备得意地说,“据我所知,他们使用了假装勤奋的六大高招来对付您。”
“哪六招?”
“第一招:手持文件四处走。要知道,拿着文件的人看上去像去开高层会议,手拿报纸的人则好像要上厕所,而两手空空的人则会被人以为要外出吃饭。所以,您的员工都知道:一是不离开座位;若离开座位,便会有文件在手。”
吕布吃了一惊:“原来如此。怪不得陈登那小子总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我以为这小子是个人才,因此委以重任,没想到他却跳槽到曹操公司去了,而且窃取了我的核心机密。”
刘备笑了笑,说:“陈登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您迟早会看出破绽炒他的鱿鱼,所以提前炒了您的鱿鱼。但是,陈登们对付您,高招还多着呢。
第二招就是:时时刻刻敲电脑……”
“电脑?”
“对。在很多人看来,在办公室埋头于电脑的人就是积极工作的人。但谁知道,他在做什么呢?他可以查找资料、大写情书、计算股价……尽管做些跟工作无关的事。”
“怪不得他们那样善于做秀,原来整天在上网!”吕布恨得咬牙切齿,“他们连小乔屁股上长了几颗雀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找客户……那,第三招呢?”
“第三招:办公桌上堆如山。要知道,全公司只有您和几位副总才有秘书收拾办公室。打工仔的桌上太过整齐,反而会令人误会他工作不够勤力。何况,对旁人来说,去年的文件跟今日的文件根本没有分别,为什么不把它们堆放在一起?当您来找他要文件,他就会从文件堆中翻找,显示他的工作有多繁重。文件不够?书总有吧,又厚又重的电脑书则最好不过。”
吕布叹了一口气:“我曾经召开过几次会议,要求‘今日事今日毕’,可怎么也解决不了。”
“没有人会拿着会议精神当令箭。很多时候,会议精神可能就是陷阱。明知前方是陷阱,偏偏掉进陷阱中,这不是傻瓜吗?谁都知道,若真把桌子整干净了,您就会认为他很闲,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吕布听着呆了。
“听好,第四招:唉声叹气装烦躁。如果一个人经常带着有急事要办的样子,老板一定以为他尽忠职守。或是在众人面前叹叹气,大家一定明白他面对的压力有多大。”
吕布苦笑起来,他的那些属下们个个都是如此。
“还有第五招。如果您在办公室,他们一定会比您工作得更晚,让您对他们的‘拼劲’留下深刻印象。”
吕布苦笑着,又点点头。
“第六招:深奥词汇满口挂。如今是电脑热,聪明人不会忘记多看电脑杂志,吸收一下流行的资讯科技界术语和新产品名堂。当众人议论时,这些词汇便大派用场了。他不停地说,您这个做老板的就以为他是个电脑通,时下最受重用的新人类,又怎知他是虚有其表呢?”
4.买菜与卖菜
吕布仰天长叹道:“我就是被这些虚有其表的混账东西给骗了。可是,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对待我呢?”
刘备狡黠地眨了眨眼,反问道:“您到菜市场买过菜吗?”
吕布说:“我失业期间,雇不起佣人,也亲自到菜市场买过菜。”
“那么,”刘备追问,“请问当时的情形是不是这样:一方面您在讨价还价地买菜,另一方面菜贩子却在缺斤少两、以劣充优地卖菜?”
吕布一怔:“果然如此呀,玄德公,就好像您当时亲眼所见一样。”
刘备又笑了笑,继续问道:“那么,请问您在做公司的管理时,是不是也经常用罚款的形式克扣员工的工资呢?”
“的确有这种现象。”
“同样的道理,”刘备总结说,“他们也在用假装勤奋的办法,跟您缺斤少两、以劣充优!您不应该用买菜的方法来做人力资源管理,而这正是您失败的原因。”
……吕布半晌无言,良久,奇怪地问道:“玄德公怎么懂得菜市场理论呢?”
刘备回答道:“世人只知道我卖过草鞋,却不知我也会卖菜。所以,我决不会用买菜的方法去做人力资源管理。”
吕布问:“假如还有来生,我该怎么做呢?”
刘备说:“您应该像我这样,用卖菜的方法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卖菜,还卖菜的营养。要让您的员工们为了持续得到菜的营养,帮您种菜。在这方面,我一向做得很好,只有在选用您任副总时,出了一点意外。”
吕布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您最擅长卖胡萝卜。”
刘备眼中含着狡黠的笑意,意味深长地点头。
吕布长叹道:“曹操说得没错: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擅于资本运营,而玄德公却善于文化运营。有此二人,我吕布还有何面目再生于世?”
作者评说
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撰文说,所谓薪酬管理就是用“最低的人力成本”去购买“最高的营业绩效”。这个观点让许多打工族深以为恨,因为他们的劳动力仿佛集贸市场中可以讨价还价的商品。难道经济学家说错了吗?当然不是。但他忽略了下面的三个问题:
第一,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打上价格的标签时需要顾及人的尊严。
第二,提供劳动力的人追求的不仅仅是被老板视为成本的工资,还有职业生活的快乐。
第三,每一位员工都希望能够与老板分享公司的营业绩效,因为其中浸透了他们的情感。
如果你在薪酬管理中也和经济学家一样忽略员工的情感,那么,就别指望员工热爱他的工作。于是,劳资关系就变成了买卖关系,一边是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一边是缺斤少两、以劣充优,利益相争,各有所图。
因此,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会关注员工的情感需要,会把“绩效分享”作为薪酬管理的主题。于是,劳资关系就变成了伙伴关系,利益相连,目标一致。
买菜与卖菜的区别,即在于此。
|